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2.04
【期号】= 1179
【标题】= 强化第一产业 壮大第二产业 培植第三产业  利津县经济建设实现跨跃发展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郭兴建  顾国岭
【专栏】=
【正文】=
 

强化第一产业 壮大第二产业 培植第三产业  利津县经济建设实现跨跃发展

郭兴建  顾国岭  (1997.02.04)

  强化第一产业 壮大第二产业 培植第三产业
    利津县经济建设实现跨跃发展
    利津讯 利津县紧紧抓住被列为改革开放试点县的良好机遇,抓
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夯实农业基础,壮大工业支柱,积极培
植“三产”,全县经济实现了大的突破。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达17.4亿元。财政收入实现6028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6%和45.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70元,比上年增加466元。
    近年来,利津县把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作为振兴全县农业和农村
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大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确立和发展了一批
主导产业,相应规划、建设了拱棚瓜菜、淡水养殖、林果三条产业带
和芦笋、畜牧、蔬菜、食用菌四大主导产业密集区。目前,全县拱棚
西瓜种植面积达8300亩,海淡水养殖面积5.2万亩,林果基地5.4万亩
,芦笋基地1.3万亩,建成高标准的畜牧和食用菌专业村80个,并在
全县农业总产值中占相当比重。农业结构的调整,虽然使粮棉面积相
对缩小,但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粮棉产量稳中有升,去年全县粮食
总产达1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6480吨,比上年增长20
.3%。在建设大农业生产基地的同时,这个县积极发展龙头加工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三利食品有限公司、王庄冷藏厂和一批股份制龙头企
业为代表的芦笋、蔬菜、水产品、畜产品、果品、油料等产加销一体
的龙型体系。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和带动了基地建设,实
现了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及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市
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的生产经营新格局。
    在工业发展上,利津县大力组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
发展带转变,以转变促发展,增量存量并重,内涵外延并举,工业经
济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他们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改造,
坚持做到“三手三不三确保”,即看不准的不动手,一旦看准快下手
,不达目的不松手,不搞“老弱病残”,确保项目的高科技含量、高
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不搞“天女散花”,确保重点突出,不搞“
虎头蛇尾”,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以此促进全县骨干企业、优势
产业的膨胀壮大。199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4.9亿元,比上年增
长44%,其中县属工业产值3.5亿元,利税5128万元,分别增长30.5
%和103%。
    利津县还以市场为依托,积极发展各种综合性、专业性商品市场
和生产资料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推动服务业、娱乐业等其他第三产
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已规划建设北岭乡蔬菜批发市场、陈庄贸源商
城、鲁北畜产品加工批发市场和利津集贸城等九处大的农副产品专业
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1.2亿元。同时,他们加强了对运销队伍的组
织引导,形成了四支产业化运销大队,搞活了农村流通。该县还发展
了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信息咨询、房地产、旅
游服务等行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1996年全县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郭兴建 顾国
岭)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