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2.10
【期号】= 1183
【标题】=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  促进东营经济腾飞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任荣超
【专栏】= 工作研究
【正文】=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  促进东营经济腾飞

任荣超  (1997.02.10)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  促进东营经济腾飞
    ○任荣超
    东营港居鲁、冀、津沿海中心,处于天津新港到龙口港500公里
海岸线的中心位置,在鲁北的经济发展和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在环渤
海经济圈、黄河流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意义和不可低估的经济潜能。
    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东营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深刻认识到:东营市最大的优势在油田、潜力在港口、希望在港口,
加速东营市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大港口;调整和优化产业
结构,离不开大港口;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东北一中原通道,离
不开大港口;发展有东营特色的“三高”农业、海洋产业和乡镇企业
,加快农村小康步伐,离不开大港口;做好做活两个根本性转变、油
地结合、重点突破三篇文章,离不开大港口。因此,要把港口的开发
建设放到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走以港兴市的道路。
    本文试从宏观的角度,综合吸收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对实施港
口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全面而扼要的探讨。
    一、深入实施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思想解放。要深入实施
港口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之适应经济
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急功近利,不切实
际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二、树立大交通意识,建设东营港。
    “九五”期间,东营市计划新建港口泊位10个,港口贸易吞吐量
1000万吨,要树立大交通战略,建成“三大网络”工程,即以东营为
交汇点,建设德(州)龙(口)、东营至浦口的铁路网络;以市区为
中心,以高等级路面为骨架,辐射市内外、省内外的公路网络;以市
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区、城乡和沟通国内外的通讯网络。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方面,要在建立外向型农业开发区
、发展乡镇企业、综合开发海洋资源上有新的突破。工业方面,要加
速发展临海型重化工业,改造提高传统工业,推动新型工业和高科技
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和产业群体,要充分利用开发区、试验区的
政策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起以重化工业为龙头,
以石油化工、电力、盐和盐化工、食品、家用电器、建筑建材等行业
为支柱的工业格局。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努力发展与港口发展战略相
适应的交通通信业、信息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以及富有北
国海滨特色和黄河流域特色的旅游业。
      四、促进对外开放。要进一步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要拓宽利
用外资区域;要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前
沿作用,争取在“九五”期间利用外资筹建一批重化工业、能源和基
础设施项目;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建立大型的进出口转运贸
易市场、大型现代化商品批发零售市场、搞活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
、国内市场贸易;通过大港口、大通道,进一步加强横向经济联系,
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尤其要注意抓住国家加速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契机
,大力推进与东北和中原的区域经济合作,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之
路。
    同时,要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深入实施港口经济发展战略提供
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者单位:东营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
室)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