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4.01
【期号】= 1219
【标题】= 正逢春风吹拂时——国家森基层调研小记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张松
【专栏】=
【正文】=
 

正逢春风吹拂时——国家森基层调研小记

张松  (1997.04.01)

   正逢春风吹拂时
    ——国家森基层调研小记
    本报记者 张松
    春风拂面,绿柳吐絮。
    3月27日,市委书记国家森又一次沉到基层搞调查研究。这次调
研的题目是:搞好社会治安和减轻农民负担。
    车出东城不久,便来到了东营区胜利镇。镇党委书记李延成向国
家森汇报说,在社会治安方面,胜利镇坚持了“严厉打击、严格防范
、严格管理、严肃教育”的方针,加大了辖区治安管理力度,两年来
全镇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去年全镇人均提留统筹款只占上年收入
的2.5%,全镇5800人中有4000人的提留由村集体交纳。“为什么?
”国家森接茬发问。李延成回答:“因为这些村有村办企业,集体经
济状况好。”国家森对此连连称赞说:“这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条根
本出路,要大力发展。”当李延成说到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
部一个清白”,全镇各村都成立了民主议事会和政务监督委员会时,
国家森详细询问了这两个组织的组成、职能和工作开展情况,并高兴
地说,财务帐目公开、政务公开和成立民主议事会、政务监督委员会
,目的是一致的,它既可以消除群众的疑虑,又把村里的工作置于有
效的民主监督之下,让百姓放心。针对胜利镇地处城区的实际,国家
森要求,一定要按照省市要求,下气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尤其
是要把油区治安搞好,加强与辖区油田单位的合作,坚持属地管理的
原则,不能有丝毫放松。
    在辛镇村,国家森与村党支部书记陈守田促膝而坐,亲切交谈。
国家森问:“村规民约在村里落实得怎么样?”“入户到人,明明白
白。”陈守田回答得干脆利索。“那么,财务帐目呢?”“一年两次
公开张榜,准时清楚。”“群众对村干部的反映怎么样?”“还不错
,村两委班子连续两次基本上是全票当选。因为,我们知道,当干部
就是为老百姓干事的,不干事,谁也不会拥护。”国家森对这个拥有
3500多人大村的当家人的回答表示赞同。他说,辛镇这两年发展很快
,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没有负担,群众满意,工作顺劲。下一步,
你们思想要再解放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争取三年内成为全市第一
强村。话到此处,国家森问陈守田:“怎么样?能做到吗?”陈守田
稍忖片刻说:“好,全力争取吧!”国家森满意地笑了。
    下午两点三十分,国家森来到六户镇田庄村。这里是1973年开发
的老油区,油区治安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现在,这个村的治安秩
序良好,与邻近油田单位关系密切,双方相互理解、支持,并由此而
发展起了红火的集体企业,全村1250口人的提留全部由村集体支付。
村党支部书记马春交的一席话引起了国家森的思索。他对在场的同志
说,穷和乱是一对孪生子。大凡经济落后的地方,农民负担就重,并
有可能引发一些矛盾,导致社会治安秩序混乱;乱的地方也就不可能
很好地发展经济。因此,农民负担轻重与社会治安好坏、社会是否稳
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各级不能孤立地看待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要把认识统一到中央13号文件上来,学习、宣传、执行好这个文件。
特别要注重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最根本的“减负”办法,只要
广大农民都把心思放在经济发展上,放在增加收入上,社会治安秩序
就一定会实现根本好转;只要能实现民主理财、依法管理政务,解决
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农民就会对村干部满意放心,干事业、带
领群众奔小康也就有了深厚的基础。对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
记挂在心啊!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