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5.23
【期号】= 1257
【标题】=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张建帮 明望
【专栏】=
【正文】=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建帮 明望  (1997.05.23)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建帮 明望
    农历正月初九下午三时左右,市公安局信访科走进一位身背旅行
包、手提编织篮的老大娘,一见我们的信访干警,眼泪止不住地流了
下来。负责接访的两位同志急忙迎上去,扶老人坐下,并把一杯热水
递到手上,然后说:“老大娘,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助?”老大娘
不停地说起来,一边说一边比划。可她说的是南方方言,我们谁也听
不懂。老太太着急地哭起来,我们一边劝慰她,一边比划着问她,老
太太急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已揉得又皱又烂的纸条和她的身份证。身
份证上写着:叶素珍,女,1938年8月21日出生,浙江省青田县石溪
乡张山村四组;可纸条上只有“山东找人”四个字。问她找谁,有没
有通讯地址和照片时,她说了半天,我们还是都听不清,弄不明。
    为了弄清老人的话语,把事情搞清楚,信访科的郑来义同志从消
防支队找来一名南方籍的消防战士作翻译,可语言仍是不通。怎么办
?这时忽然想起八分场开理发店的有些是浙江人,或许能听懂老人的
话。于是,吕玉海、郑来义、刘宾三同志带着老太太便驱车前往,几
经周折,终于在一偏僻的小巷里,找到了一家浙江人刚开的理发店,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得知:老人是从河北她儿子那里,来找在东营
做蛋糕生意的女儿,事先约好农历正月初八下午五点半,在东营长途
车站与女儿会面,只因客车在路上出了故障,到东营时未能与女儿接
上头。老人人生地不熟,加之语言不通,在外露宿一夜后,在走投无
路的情况下,突然想到了人民警察,于是来到了市局信访科。
      情况明了后,信访科的全体干警只有一个念头,设法帮助老人
找到女儿,使亲人团聚。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信访科的同志们仍在
忙碌着,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查询仍无音信。天黑了,信访干警便把
老太太送到了东营宾馆,为老人支付了房费,买了饭,安慰一番后他
们才离去。
    第二天一上班,信访科全体干警便拿出了找寻方案,大家兵分两
路:一路由贾永杰副科长和杨晓云同志在办公室继续用电话查询。另
一路由吕玉海副科长带郑来义、刘宾两同志用车拉着老人到西城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东营长途汽车站西站,苦苦寻找两天两夜的
母女俩终于得以相见。此时此刻,只见老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只
是说:“谢谢公安干警,谢谢……”说着说着,老太太便跪倒在地。
这时,吕玉海副科长与郑来义同志赶忙将老人扶起,说了句:“大娘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