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5.30
【期号】= 1262
【标题】= 庐山春来晚
【版次】= 03
【版名】= 娱乐·博览
【作者】= 海花
【专栏】= 异地风光
【正文】=
 

庐山春来晚

海花  (1997.05.30)

   庐山春来晚
    春天过后是再也无法追回来的。然而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趣闻,
说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江西庐山上寻得了山下已经过去的“春天
”。白居易于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受迫害被贬为江州(今九江
市)司马。元和十二年4月9日曾游庐山大林寺(今已废,遗址在今花
径处)时,见寺中桃花盛开,而山下桃花早已凋落,十分惊喜,因而
写下《大林寺桃花》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人常把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所以认为山下4月桃花凋落是春
天已过,桃花再开只有等待来年。
    白居易还在《游大林寺序》中写道:大林寺“孟夏月,如正二月
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
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无独有偶,诗人宋之问也同样地发现了这一
自然现象,他在《寒食还陆浑别业》诗中写道:“洛阳城里花如雪,
陆浑山中今始发。”
    他俩的诗都道出了一个自然现象的规律,那就是桃花的开放和季
节的转换都因地势的高低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为何庐山上桃花迟
开放呢?原来,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海浪在1100—1400米左右
,据气象学研究得知,在大气的最低层——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
增高每百米降低0.65℃,致使庐山上的气温比九江市大约低6—7℃,
桃花与季节是受气温影响的,因而桃花在山上就要推迟开放。所以明
代诗人朱炡多在庐山写的《访仙亭》中有:“山中甲子(季节)无春
夏,四月馋(才)开二月花。”
    然而根据白居易所说,大林寺桃花开放比九江市迟60天,这失之
过多。而离大林寺不远的“庐山植物园”自1934年建立以来,该园对
若干植物候每年均有记录,经实际观测得知,桃花开放的时间山上山
下相差不过20天到一个月。这一点不能苛求古人,他们能发现这一自
然现象也就非常可贵了。(海花)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