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8.01
【期号】= 1307
【标题】= 白衣天使下乡来——市人民医院内科下乡巡诊小记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童欣 刘迢海
【专栏】=
【正文】=
 

白衣天使下乡来——市人民医院内科下乡巡诊小记

童欣 刘迢海  (1997.08.01)

   白衣天使下乡来
    ——市人民医院内科下乡巡诊小记
    童欣 刘迢海
    早在初春,东营地区的春天还略带寒意。3月12这天,史口镇的
大集出现了比腊月年集还拥挤的景况。远远近近的村民纷纷传闻,今
天镇上要来大医院的名医生!
    人们喜出望外!从早晨7点天刚亮,已经有人排队等候在镇卫生
院门前,盼望着那些白衣天使到来。9点,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东生
、陈小仙、老专家孙福洪,和内一科护士长宋建军等一行内科大夫十
几人乘车来到史口。
    这是人民医院内科倡导的下乡巡诊活动,意在改变以往坐在医院
等诊的陈规,把医疗事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把手中的听诊器贴向
万千劳动群众的胸膛。
    巡诊的大夫在史口镇卫生院门前摆开阵势,患者就呼地一声围了
上来。医生刚刚坐下,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已坐在他的面前。凭大夫
的临床经验,只看气色他已判定这位患者已是久患沉疴。经询问,果
然已染病几年。初步检查,结肠癌的症状很明显,也就是说,死神已
悄悄向这位农村家庭妇女伸出了魔爪。
    巡诊的医生给病人做出诊断:结肠癌,住院手术。
    住院一个月后,这位大娘得救了!出院那天,她的丈夫吴春林千
恩万谢,感谢医院巡诊的大夫找上门救了他妻子的命,拯救了他的家
庭。
    对于患者家属的感恩戴德,大夫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接诊一
个迟到的病人,他们心内的愧疚却久久不能抹去。也是在史口镇,巡
诊的大夫用微量胃液采集器在一位胃病患者的胃液中发现胃癌单克隆
抗体,建议到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让人可惜的是发现
太晚,难以治愈,一个四十多岁的生命就这样过早地一步一步接近死
亡。女大夫王竹文联系到她在乡下巡诊的所见所闻,十分不理解农民
弟兄对病疾的态度。她曾接诊过一个病人,问他为什么不早到医院就
治,病人满自豪地说:“我已经挨和了半年了,没事!”难道他不知
道如果再坚持半年不治,那就会有生命危险吗?
    这就是我们农村的实情。缺医少药是一个非主要方面,江湖骗子
巫医假药也是有的,但是,最让人担忧的是群众对治病的认识和态度
。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听说查胃癌就躲闪不及,他们害怕说起癌症这个
名词,却不怕真的染上癌症夺走性命。历史上的名医扁鹊没救得蔡桓
公的性命不就是因为那个国君不肯承认自己有病吗,今天我们农村仍
有人讳疾忌医,怎能让我们的卫生工作者不忧心忡忡?
    内一科主任苏洪山说起他们下乡巡诊时说:我们认为下乡巡诊有
两个好处,一是为经济条件落后的群众提供方便,二是寻找那些对治
病认识不足的患者,帮他们提高认识。必须让广大群众明白:有病就
要治,延误不得!
    内科的同志们把下乡巡诊称为“鱼水工程”,从他们的出发点和
实际效果都能证实,下乡巡诊确实把医务工作者和群众的距离缩短了
。医生们回忆说,在广饶县大码头乡,每人每天平均接诊50多个病号
,午饭都顾不得吃。晚上临走时,群众仍依依不舍,跟在医疗队后面
一再要求:你们可再来呀!
  市人民医院的大夫们没辜负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自3月份开始,至
今他们已经先后到东营区、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县15个村庄进行胃
病普查,接诊病人几千人次。普查中发现胃癌病人11例。这11名患者
中除一人发现太晚,其余10人至今安然无恙。当群众从内心里喊他们
一声“天使”的时候,他们是受之无愧的。时至今日,我们的“天使
”仍在坚持送医下乡的实践,他们和群众的感情也在一步一步加深。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