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10.03
【期号】= 1353
【标题】= 吴修佩——东营的吴吉昌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李在田
【专栏】=
【正文】=
 

吴修佩——东营的吴吉昌

李在田  (1997.10.03)

  吴修佩——东营的吴吉昌
  ○李在田
    写下这么一个题目,是由于吴吉昌是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一
生痴心钻研棉花生产,功绩显赫,令人敬佩。而吴修佩,也是吴吉昌
那样的人,他是东营区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区棉办主任、高级农
艺师。30多年来,他把心血全操在科技植棉上,用满腔热情、艰苦奋
斗和奉献精神,谱写出一曲曲令人感奋的乐章:
    早在1982年,他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碱地植棉的成功经验,他
写的论文《解决盐碱地植棉缺苗、晚发问题几项技术的简结》,被惠
民地区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1995年4月,他被山东省政府授为棉花生产先进工作者。
    1996年,他和张士勇、戴爱斌一起研究的降低棉铃虫化防成本的
“七改七卡”技术对策、在东营市科委立项后,山东省政府发了信息
,并推荐到国家农业部技术推广处;
    1997年6月9日,荣获东营市委、市政府1996年度“科技兴业贡献
奖”;
    他担任区棉办主任7年来,承担并实施省、市棉花科技项目13个
,已完成8个,其中有4个获了奖。
    34年前,20岁的吴修佩,从济宁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东营市东
营区龙居乡(当时属惠民地区博兴县)农技站,担任技术员。
    初到渤海平原,给吴修佩的印象是,土地碱化,耕作粗放,生产
落后,农民生活困难。经调查,龙居乡是老棉区,棉农植棉方式,一
直沿用老办法,棉花产量很低。他深深感到任务的繁重和碱地植棉技
术的贫乏。1964年,县里挑选勤奋好学的吴修佩到杨柳雪村学习碱地
植棉技术,一年的时间,他虚心请教常驻杨柳雪的棉花专家高顺涛,
认真学习棉农们的实践经验,收获很大。
    从杨柳雪学习回来的吴修佩,兴致勃勃地带上铺盖卷,来到朱闫
村住下,并成立了试验队,种起了试验田。从此,吴修佩研究碱地植
棉,简直入了迷,在龙居期间,他曾住过23个村,这里搞试验,那里
搞试验。1966年,他在边家驻村时,为了解决盐斑地植棉问题,有一
天下着雨,他用锨在碱地里刨坑,全身被雨水淋透了,仍继续刨,农
校的学生们在走廊里见了,都莫名其妙,认为他得了精神病。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昊修佩的植棉经验越来越丰富,科技植棉
水平越来越高。根据水往低处流,碱往高处爬的特点,总结出盐碱地
植棉四步走的成功经验,即:沟内淡水压碱;育苗移栽;开沟点种;
地膜覆盖。
    龙居乡的棉花生产,从过去广种薄收,粗放耕作,到接受科技植
棉,产量出现跳跃式、突破性的发展,1996年,全县出现的第一个百
斤皮棉村,就是龙居乡的双庙村。1984年,全乡棉花亩产达到134斤
。每当谈起这些,龙居乡的干部、群众总是动情地说:“俺乡棉花生
产发展这么快,渗透着吴乡长的心血和汗水啊!”
    1990年12月,吴修佩担任了东营区棉花办公室主任。他办的第一
件事,就是到平原县调中12棉种。当时,东营区棉种混杂,要更新棉
种,唯一的办法就是花钱到外地去买。在采访中,吴修佩回忆说:“
调进60万斤棉种,花掉72万元钱,我真心疼。再说,大引大调,风险
太大。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
    在平原县调棉种期间,当吴修佩听说该县有自己培育的单株和中
12棉花原种时,便要求一位老同学帮助解决部分单株和原种,并说:
“老同学,你懂得,棉花原种起码四年才能搞出来,我们那里等不得
呀!”老同学深深被他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所感动,便帮助解决了10
0斤棉花原种和40个单株,这使他如获至宝。带回东营后,到哪里繁
育?他慎之又慎,细心挑选,从土质条件,到植棉技术水平,以及责
任感,事业心……
    原西范乡党委书记王建三闻讯找上门来,要求到西范建立良繁基
地,经协商,他俩统一了思想,100斤中12棉花原种和40个单株,随
着吴修佩和王建三的两颗热心,在西范乡落了户。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繁育系数,他们选定西范村,挑12个户,并
采取“一、二、一”的点种方法,种在87亩地里。40个单株种在4亩
地里。当年,收棉花良种9400斤。他们又在中棉所农艺师杨义超的帮
助下,从中棉所购进中12原种1000斤、原种一代5000斤。1993年9月
,东营区和中国棉花研究所联名挂牌,正式建立规范化的西范棉花良
种繁育基地。1994年,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产棉花良种80万斤,实现
自给有余。从1991年外调60万斤到1994年自产80万斤,整用了四年的
时间,达到了吴修佩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的。
    在东营区,有一支由100人组成的棉花生产技术队伍。有了专业
队伍,吴修佩接着抓培训,交待任务,并提出了“百人双千计划”,
即100名技术员,每人抓10个科技示范户,全区就有1000户;每个技
术员承担1000亩棉花的技术指导任务,全区就是10万亩。7年来,这
支科技队伍,为东营区的棉花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他和他的伙伴们到牛庄镇东隋村指导治虫工作,发现一
棉农在打药时,每桶兑久效磷50毫升,棉铃宝30毫升,杀虫脒70毫升
,每桶成本3.34元,每次每亩投资5.01元。这对吴修佩震动很大,因
为按科学用药,可节约70%。他自责道:“这都怪我没有尽到责任。
”这件事,更增强了他研究防治棉铃虫新技术的决心。当年,他总结
出3条,1995年增加到5条,1996年,他和张士勇、戴爱斌一起研究的
降低棉铃虫化防成本的“七改七卡”技术对策,在全区推行后,取得
明显成效。根据对两个100户的追踪调查,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亩
购药投资的情况是:100个普通户平均为108.51元,另100个实行“七
改七卡”示范户在尚未完全达到“七改七卡”要求的情况下,已降到
84.95元,减少23.56元,降低21.7%;防治次数由22.2次降到14.5次
,亩减少用工2.4个,计工时费24元,合计为降低防治成本47.56元。
该项研究成果,在东营市科委立项后,山东省政府发了信息,并推荐
到农业部技术推广处。
    吴修佩从事棉花工作3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巨大
贡献。虽然他已5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今年8月份已退居二线,但
他时时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鞭策自己,仍
在忘我地拼搏着、奋斗着。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