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11.06
【期号】= 1377
【标题】= 走出收容遣送怪圈
【版次】= 03
【版名】= 读者来信
【作者】= 秦成华
【专栏】= 社会调查
【正文】=
 

走出收容遣送怪圈

秦成华  (1997.11.06)

  走出收容遣送怪圈
  秦成华
    收容遣送是一项依法对城市内无正当职业、无固定住所、无生活
来源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救助、管理、教育、遣送和安置的社会事
务行政管理工作。东营收容遣送站自198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党
的中心工作服务,充分发挥了社会稳定机制作用,积极依法开展收容
遣送工作,认真接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新工作,如被拐卖妇女儿童
的收容遣送、流浪少年儿童的教育救助、上访人员的接待和遣返等。
14年来,累计收容遣送流浪乞讨人员1860多人次,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净化城市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
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称
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
迅速发展,收容遣送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收容遣送对象的范围
扩大和成份复杂化。因灾或生活困难流浪乞讨的传统对象逐年减少,
而以乞讨为生财之道、务工不着、经商不善、逃婚逃学、无理上访等
被收容人员日益增多,一些流浪乞讨人员认为乞讨不违法,逃避收容
、不服管理、无理纠缠取闹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工作的深度和难度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公益事业设施建设发展步伐,满
足不了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容遣送站的救济、教育
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收容遣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
是安置不易落实,流浪乞讨人员是特殊困难的群体,生产、生活上存
在一些实际问题,他们被遣送回乡后,无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不少被收容对象没等工作人员返回单位,就倒流回来,屡遣屡返。四
是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物价上涨以及收容遣送工作量的加大,业务经
费严重不足,成为困扰收容遣送工作正常开展的根本问题。
    城市社会的管理已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却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的发展。一是影响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整天四处游荡,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吃
喝拉撒无所顾忌。二是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乞讨者手法多变、无
所不作、行为异常,容易造成社会治安混乱,是滋生犯罪的“温床”
。三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引导人民群
众奔小康,而乞讨者的活动影响外来投资环境和市场贸易开展,干扰
市场经济秩序,引起市场混乱。四是影响交通正常运转:城市乞讨者
中,有不少人属精神病痴呆傻,他们在马路上漫游,甚至拦阻车辆,
困扰着人们的的交往和生产。五是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他们以欺骗
行为获取钱财,有的甚至把幼儿抛于社会乞讨,污染孩子们的心灵,
丧尽了良心,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六是影响了公共卫生,
是传染各种疾病的祸根,乞讨者生活环境恶劣,身带各种细菌,是乙
肝、麻疯病等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目前流浪乞讨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一部
分是原居住地因灾荒、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等情况而流
浪乞讨的人员;另一部分是务工不着、探亲不遇、经商沦落或旅游、
出差等人员丢失钱物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二是道德原因:主
要包括好逸恶劳、寄生腐朽思想、自暴自弃、虐待、婚姻家庭问题等
等,如有的家庭将老人、精神病人或残疾人推向社会,有的人以乞讨
为生财之道,有的单亲或再婚家庭将子女撵出家庭,造成一些少年儿
童流浪社会等。由于经济和道德两方面的原因,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
的历史时期内还不可能消除,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会迅速增长,所以流
浪乞讨问题的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城市流浪乞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新时期的收容遣送
工作,已不是过去简单的社会救济、收收送送,而是参与了政府行政
管理,成为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管理部门。在收容遣送的对象中,有
因生活困难流浪乞讨的社会救济对象;有以乞讨为生财手段,好逸恶
劳的特殊教育对象;有既流浪乞讨又无理上访或偷摸拐骗等从事违法
活动的社会治安对象,还有少数犯罪逃逸或流窜的刑事惩治对象。由
于收容遣送对象成份复杂、涉及到社会救济、社会教育、社会管理、
社会治安等多方面,我市多年的实践证明:做好收容遣送工作是管理
流浪乞讨人员、减少城市流浪乞讨现象的有效途径。需要各部门密切
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要做好新时期内的收容遣送工作,沿袭老一套的做法已行不通。
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实际、站准位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坚
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党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跳出传统的单纯救济的小圈子,逐步向教育服务和管理型转变,把收
容遣送工作列入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之中,使收容遣送
工作与社会稳定这一大局有机地衔接起来,提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以改变收容遣送站的落后面貌
。收容遣送站在设施上必须有比较规范的办公设施,必须有一定规模
的收容教育设施和场地,采取业务上级帮一点、地方财政拨一点、单
位想方设法自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资,逐步积累、逐步改建,为做
好收容遣送工作提供基本保障。三是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抓好长
流人员的安置工作。长流人员的安置工作涉及到民政、公安、劳动、
司法、教育、粮食等部门和社会有关单位,以及长流人员的家庭亲属
。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会各单位通力合作,密切配合,
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包括残疾人员)安排在乡镇企业、街办企业和
社会福利企业工作,对痴呆和精神病者,由家庭、邻里、村(居)委
会联合负责监护;对生活无着、无劳动能力和不便监护的人员,由有
关单位代管、代养;对被家庭遗弃的人员,依法敦促其家长履行家庭
义务。坚决打破收容——遣送——再收容——再遣送的传统模式,真
正把长流人员安置好。(作者单位:  市民政局)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