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12.04
【期号】= 1397
【标题】= 电脑种菜
【版次】= 03
【版名】= 科技宫·广告
【作者】= 张学全
【专栏】= 科技之光
【正文】=
 

电脑种菜

张学全  (1997.12.04)

  电脑种菜
  新华社上海11月23日电 自古种菜要与泥土打交道,然而当俞张
明的父母来到儿子的种菜大棚时,这两位老人大吃一惊:冬暖夏凉的
透明菜棚内没有一点泥土,蔬菜种在象海绵一般的岩绵上,4米多高的
棚顶可任意拆合。更让老人开眼界的是,靠电脑控制结出的蕃茄、黄
瓜又大又多。
    俞张明今年25岁,作为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技术员,每天
的工作就是看电脑。用电脑控制暖棚内46亩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湿
度、光照、肥料,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若温度太高就在电脑上按个
键,棚顶会自动打开。
    相比传统种植方式,俞张明靠电脑种菜还有许多不同:栽种不用
锄头和铲子,种子不是播在泥土上,而是直接种在一个小小的岩绵体
上,发芽后苗藤慢慢爬上棚架。施肥不用人挑肩扛,象输液管大小的
自动化管道会将液体肥料自行滴入作物根部,也不需要给作物除草。
种在暖棚内的黄瓜和蕃茄,授粉靠荷兰雄峰帮助。因蔬菜生长环境无
污染,果实摘下就能吃。
    传统耕作方式给蔬菜施肥,不太讲究肥料的配方,施多施少无精
确的计算,因而影响作物产量。而俞张明给蔬菜施肥必须有钙、镁、
磷、钾等16种元素,缺什么就得补什么。“营养”是按作物需要“定
量供给”。一次,他发现一大片即将挂果的蕃茄叶子变黄,经测试缺
铁严重,通过电脑调节肥料配方,两周之后泛黄的蕃茄又一片青绿,
获得了高产。
    1995年,俞张明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本来可到科研单位工作,
但他决心要回家乡当一名现代菜农。作为一名大学生,他的选择让人
看不懂。俞张明说:“我要用现代技术实现蔬菜种植的全新变革,走
出一条高效农业的新路,让更多的菜农不再象我父母那样去繁重劳动
,使蔬菜生产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要。”
    俞张明与他的同事携手,用电脑栽种的46亩黄瓜、蕃茄、甜椒,
已收获好几茬。黄瓜一亩地一年可收1.5至2万公斤,是普通大田的三
至四倍;蕃茄一亩地收2万公斤,是普通大田的5倍。这都不受季节限
制,四季均可采摘,满足了宾馆、客机、家庭的多种特殊需要。每当
俞张明摘下那挂满枝头的大红蕃茄,或捧着那嫩绿的黄瓜时,心情如
同拿到大学学位证书一样激动。他笑着对记者说:“成功让我无悔当
初的选择。” (张学全)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