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01.14
【期号】= 1426
【标题】= 剥离经营单体飞——我市企业改制系列报道之四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广告
【作者】= 徐教连
【专栏】=
【正文】=
 

剥离经营单体飞——我市企业改制系列报道之四

徐教连  (1998.01.14)

   剥离经营单体飞
    ——我市企业改制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徐教连
    剥离,字典上的解释是:脱落。这会让人想起世上万物由生到灭
的规律。这似乎意味着,剥离经营就是企业运营中的最后挣扎,自此
而走向衰落。
    事情全然不是这样。
    在过去的1997年中,我市企业改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之一
的改制方式就是在企业运营中实施了剥离经营,而且收到了显著成效
。企业的剥离经营,已经不是单纯的脱落,似乎更象是分家。试想,
如果一个花棚里由于氧气稀薄而导致鲜花恹败,萎靡若垂,又得不到
氧气供给,唯一的救助方式就是把尚有生机的花朵从中分离出来。对
于企业而言,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
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其运营陷入困境,而企业中的个别产业或项目仍
然显现生机或具备潜在生机,只不过受到整个企业的束缚而呈萎靡状
。面对这样的实际,市领导在推进企业改制中将分家的模式嫁接到企
业改制中,不失为明智之举。所以,当剥离经营展示魅力时,人们已
不再感到惊奇。
    全市企业改制统计数据表明,截至1997年12月18日,我市已有近
20家企业实施了剥离经营。商业、流通系统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颇为
引人注目。市百纺站实行母体裂变、剥离经营后,组建了东虹有限责
任公司管理委员会,与市百纺站彻底分开,模拟法人运作,按《公司
法》建立了相应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经营有了明显起色。市物
资总公司按照“债务重组”的原则,实行企业内部分离,分块搞活,
对市金属公司实行了剥离,将经营优势部分和骨干力量从整体中分离
出来,组建了黄河三角洲钢管市场,成效显而易见。市艺品厂、市酿
造厂、市第二机械厂、利津县面粉厂等等,在企业改制中都采取了剥
离经营的方式,收到了明显成效。
    剥离经营之所以显示生机,就在于它盘活了企业内部的部分资产
存量,并使得这部分资产存量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实现快速膨胀,产生
效益。这一块存量是固有的,在以前之所以被搁置,被冷落,并非这
块存量本身不具备增值的价值,而是由于没有使其增值的机制或者氛
围。如同一个大家庭,明摆着日子撑不下去了,却仍然固守一园,甚
至相互束缚,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唯一做出的选择就是分开。重要
的是,其中的教训无论如何要汲取。当企业剥离经营后,新建企业要
实行新机制,千万不能再花钱复制旧机制。我市在企业改制中,当选
择剥离经营这一模式时,对这一点高度重视,对新建企业机制的建立
进行了严格规范。企业改制的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
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企业出资者的所有权(通常称为企业资产的
所有权)与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即企业资产的控制权)相分离,企业
的出资者并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也不直接控制企业资产,而是仅以
对企业的出资为限,为企业承担有限的财产责任;企业作为具有独立
行为能力和财产能力的法人实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并以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企业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
后果承担财产责任。这一要求贯穿在企业改制的全过程,任何企业概
莫能外。对照我市的企业改制,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要走
的路还很长很长。具体到剥离经营,在存量分设后,在建立新的企业
时,就要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运营机制,
以给分设后的存量创造自我膨胀、产生效益的良好氛围,这也是我们
改制的目的之所在。企业新机制的建立,已使得企业经营方式实现了
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并逐步转向生产经营开发型、资本运
营型;更重要的在于它使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点由过分依赖政府减税
让利逐步转到了通过“三改一加强”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内功上。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告别“分手”时的阵痛,迎接“新生
活”的开始——我们一直在努力。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