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05.01
【期号】= 1504
【标题】= 快马加鞭未下鞍——省劳模薄占洵印象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李守东
【专栏】=
【正文】=
 

快马加鞭未下鞍——省劳模薄占洵印象

李守东  (1998.05.01)

   快马加鞭未下鞍
    ——省劳模薄占洵印象
    李守东
    今年4月28日上午9时,山东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济南南郊宾馆
礼堂举行。发奖仪式上,当省委书记吴官正把鲜红的劳模证书和金黄
色的劳动奖章送到薄占洵的手上时,他的心潮如台下那如潮的掌声一
样激动不已。
    谈到对劳模的认识,薄占洵认为:“劳模,既是一头老黄牛,也
是一匹千里马”。所谓“老黄牛”,就是说要有吃苦耐劳、孜孜以求
的敬业精神;所谓“千里马”,就是说要有敏锐超前的意识,争创一
流的作风。二者合一,才是时代精神。国有企业的劳模,尤其是担任
国有企业领导岗位的劳模,更应当做到二者合一。
    薄占洵正是踏着这二者合一的时代精神走来的……
    薄占洵是1987年8月就任市糖酒站经理的。上任伊始,正赶上198
8年那场抢购风后所带来的市场销售萎缩。尤其是国有批发企业,过
去那种独家经营,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经营遇到从未有过的
困难。面对这突如其来之势,不少人畏难发愁,怨天尤人。
    “风险与机会本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关键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关
头,有没有勇气跨出决定性的一步。薄占洵把困难当成机遇,从困难
中寻找企业的发展之路。
    经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他找准了振兴企业的战略。这个战
略,可归结为“1+2”。所谓“1”,就是对市场有一个超前的认识
,让千金难买的“早知道”提前纳入信息网络;所谓“2”,就是批
发企业在经营上急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伸向生产厂家,搞工商联合
;二是伸向零售,开辟自己的大窗口,形成批零一体化的新格局。
    敏于思,疾于行,是薄占洵的作风。1988年秋天,他和伙伴们作
出了建设10000平方米商业大厦的决定。批发企业搞零售,今天提出
来谁也不足为奇,可当时在省里却是闻所未闻的。对此,有的赞成,
有的反对,有的讥笑。还有人甚至声称“若是老薄能建起商业大厦,
我把天倒过来”……
    困难是明摆着的,一无资金,二无地皮,三无经验等等。认准了
的东西,就非办不可。他和伙伴们以效益第一的原则,用殷殷的情,
用无懈可击的数据,赢得了上级的支持。在批准立项的几个月时间里
,患有心脏病的薄占洵揣上“降压灵”、“救心丸”与其他同志坐着
老掉牙的“伏尔加”,十去济南,四上北京,筹资金、搞图纸、聘队
伍。终于,一座10000平方米,高5层的现代化商场耸立在东营市最繁
华的济南路上,并于1990年9月15日隆重开业。
    按照大商业、大流通的思路,他和一班人在1992、1996年又毅然
决策进行了大厦二期、三期扩建工程。使之成为全省屈指可数的现代
化商场。8年的时间,大厦固定资产由当初的66.8万元,扩大到1.3亿
元,职工人数由80人发展到700人,成为市里的利税大户。企业先后
获得市先进企业、明星企业、十强企业、二十强企业。省企业管理示
范企业等50多项荣誉称号。
    在人的问题上,他致力于领导人才的培养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
提高。他抓住改革的机遇,打破干部与工人界限,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先后聘任了4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其中有30多人是从优秀工人中提
拔上来的。对这些人,他按照“量才录用、专才专用、人尽其才、整
体优化”的原则,授给他们责任与权力,实行目标管理,为提高员工
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省商职大在本企业自办了有100名员工参加的中
专班,并不惜大的代价,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职工培训。
进入1998年以来,先后聘请了山东大学和石油大学的著名教授前来进
行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高级讲座
,使大家受益匪浅。
    再比如对服务的理解。薄占洵认为:市场的本质是销售,销售的
核心是竞争,而竞争的对象是顾客。怎样赢得顾客?薄占洵这样说:
“给顾客以丰盈、正宗、名牌、适用的商品,为顾客提供周全、优质
的服务,并且要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
    “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是商业大厦的“内部宪法”。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一位体态丰满的中年女顾客来到服装
商场选购衬衫,在试穿了五六件衣服后仍不满意,营业员小宋说:“
您的体型有点胖,临时没货,请您到别的地方看看好吗?要不,我记
下您的名字,等……”没想到,女顾客竟指着小宋的鼻子破口大骂,
只是待到周围的顾客不平则鸣了,才悻悻离去。好一个小宋!她眼睛
里含着泪水,却没有忘记在脸上露出微笑。
    薄占洵常说: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定的目标越高,他攀登的
勇气就越大。
    当初,在上商业大厦项目的时候,就有人劝他“有钱难买老来恣
儿,你五十好几的人啦,还傻干个啥?”
    对此,他不敢苟同,他对劝他的人说:“正因为我年龄大了,我
才觉着应干点正经事,年龄不饶人,余下的时光就更应珍惜”。他还
反劝那些人说:“趁咱们还能动弹的时候,多干点工作,积累点家业
,让年轻人接个好摊子,对国家对职工也好有个交代”。
  话是那么朴实,理是那般深沉。
  薄占洵给自己定了两条:一是干、二是学。不论班上班下,他都是
带上一些关于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书刊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上升
理论。自1993年以来,他先后应中央电视台、省商职大、市委党校等
单位邀请进行多次企业管理讲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尽管他的企业有了
一定实力,尽管他已是63岁,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懈怠与满足。谈起企
业的发展他坚定地说:
    “走出东营,走出国门,寻找合作伙伴,寻找新的增长点。逐步
把大厦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跨地区、跨行业、乃至跨国经营的集
团化公司”。
    呵,他的确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他的确是一匹奋力争先的
千里马!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