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05.07
【期号】= 1508
【标题】= “上农下渔”池塘鱼种放养技术要点
【版次】= 03
【版名】= 科技宫·广告
【作者】= 段美平
【专栏】= 科技顾问
【正文】=
 

“上农下渔”池塘鱼种放养技术要点

段美平  (1998.05.07)

   “上农下渔”池塘鱼种放养技术要点
    1、清塘消毒。常用药物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剂及二
氧化氯等。施用方法:在放养(或进水)前10—15天,选择晴天上午
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2、施足有机基肥。该类池塘由于养殖时间短或因新开而成,池
底有机质少,再加池水盐分易升高。春季,毒性较强的小三毛金藻容
易发生危害。施足有机基肥能使肥效持久,培肥水质。既抑制小三毛
金藻发生,又培养生物饵料,使鱼种下塘后就有基础饵料可利用。一
般在鱼种放养前半月每亩施发酵的猪、鸡或牛粪500—750kg。鱼种放
养后也要根据水的透明度定期追施有机肥,一般每次亩施100kg左右

    3、选择鱼种。为适应盐碱地池塘的特点,应选择耐盐类、投饵
型及当年养成的鱼种放养。如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鲶类鱼等。投放的
鱼种规格要大和整齐,并且体质健壮,外表有光泽,鳞片、鳍条完整
,无病无伤。若水清草茂,可投放一定比例草食性鱼。若水质较肥,
可多放养些肥水性鱼。
    4、放前“试水”。为确保鱼种安全放养,在放养前1—2天,将
计划放养的品种各取几尾放在鱼池网箱内,经常观察其活动情况。若
鱼种活动正常,即可投放。如发现鱼种活动异常或出现死亡。则应分
析原因和采取对应措施,防止造成不应有损失。
    5、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把消毒关,用4%食盐水浸洗鱼
种5分钟,可预防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用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鱼体
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
    6、合理投喂。渔农结合池塘下挖较深,并且大部分一次性将水
注满。这样,春季池水温度回升慢,水温偏低。初放鱼种后,鱼的活
动力差,摄食量少,投喂时要选择无风暖和天气,并要少撒慢投,减
少饵料浪费。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饵量和投饵次数。
        (利津县水产局 段美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