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05.01
【期号】= 1504
【标题】= 劳动者过节去旅游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薄文军
【专栏】=
【正文】=
 

劳动者过节去旅游

薄文军  (1998.05.01)

   劳动者过节去旅游
    薄文军
    时下节日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五·一”期间全国各地风
和日暖、景色宜人,正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工薪族在自己的节日里一
家人坐上火车、乘上轮船外出旅游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自从实行每周
五天工作制以来,工薪阶层利用大周末旅游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五·一”节虽说时间上更宽余一些,可是外出旅游的人多起来,会
不会让大家发怵?其实恰恰相反,都说不在热闹处钓鱼,可旅游要的
偏偏就是这份热闹。人多本身就是一种景致,人多本身就是一种氛围
,人多本身就是旅游者追求的一种感官效果。东营市为数不多的几家
旅游公司,一进四月份就开始着手张罗起“五·一”节期间组团旅游
的事来。每天前来联系报名的络绎不绝,应接不暇:旅游结婚的,新
婚旅游的,陪老人出去观光的,领孩子到外边长见识的,朋友同事相
约一块儿爬泰山、上长城、下江南、游览大都市的……热热闹闹、欢
天喜地,让人们很明显地能看出,他们是去游玩,也是在欢度自己的
节日。
    如今的东营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往来方便,傍晚坐上火车,睡一
晚上觉就能从黄河入海口来到南京长江大桥;晚七点乘上渡轮,早上
五点就能抵达辽东半岛的旅顺新港。你要坐卧铺汽车去青岛、烟台、
北京,也不过五六个小时,七八个小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
一日还。要想去济南、泰安转转那更是想走就走,想回就回。交通的
便利使人们不再为出门发愁,不再把旅游当大事来办。心理轻松也便
玩得从容,连那些七十多岁的老人,只要身体壮实,也不再为出远门
打怵了。黄河口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小姐告诉记者,截至四月下旬,
来她们公司报名参加旅游的已有七八百人,远远超过1997年“五·一
”四五百人的组团规模。职工下岗并没有影响大家外出旅游的热情。
一些工人、农民专程从利津、垦利、河口赶来报名,要在“五·一”
期间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感受。
    一位姓刘的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年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他们一家三
口“五·一”节的必修课,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风景区、大都市列出
名单、排上序号,一步一步地实现着全家的旅游梦。王女士一家是准
备重点陪着两位老人去苏州、杭州旅游的,老一辈人都讲“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可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连东营市的大门都没出过,
做儿女的心里实在过不去,趁公婆身子还硬朗,陪他们出去转转,也
算是做晚辈的尽了一份孝心。
    一位很讨人喜欢的小男孩对记者说,今年“五·一”爸爸妈妈要
带他到南京去。他说他现在读小学,功课还不是太紧张,要趁这几年
多出去看看,他要看着哪个城市最好,长大以后就考那个地方的大学

    衣食丰足,社会安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品位都在不断提高
,新的时尚已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追求。节日旅游不过是这种大的意
识转型的一个缩影。东营火车站客运部的于主任告诉记者,早在4月2
0号以前,29日、30日、5月1日这三天的火车票包括软卧、硬卧、硬
座1800个席次的票已全部告罄,他们正在积极争取加挂车厢,满足更
多东营人的旅游热望。旅游已不再只是大城市人的专利,旅游已然仪
态万方地走进了油城人的生活。祝愿那些“五·一”期间携家旅游的
人们,愿他们轻松而去,满载而归;愿他们用黄河口的朴实真纯,收
获泰山南北、长江两岸的热情周到。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