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08.03
【期号】= 1570
【标题】= 一收一放两重天——利津芦笋生产冷与热的思考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顾国岭
【专栏】=
【正文】=
 

一收一放两重天——利津芦笋生产冷与热的思考

顾国岭  (1998.08.03)

   一收一放两重天
    ——利津芦笋生产冷与热的思考
    正值利津芦笋收获季节,县三利食品公司、王庄冷藏厂等农产品
加工企业,以每公斤8至10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了本县1万多亩
优质芦笋生产基地所生产的芦笋,使广大笋农避免了市场风险,获得
了高收入。许多外地笋农也纷至沓来,渴望卖个好价钱。抚今追昔,
当地笋农无不深有感触地说:“这芦笋市场一放一封,可真是大不一
样啊!”
    芦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软而细腻,味道鲜美,清香爽口
,含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物质,被誉为“蔬菜之王”。1991年始,利
津县结合县情,下大气力建立芦笋生产基地。县乡提供产前、产中和
产后全方位服务。县外贸公司建起了芦笋加工厂,与农民签订了购销
合同。群众放心大胆地种上了大片芦笋,规模达到了5万亩,一度成
为全省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
    芦笋丰收了,不少外地厂家及个体商贩趋之若鹜。他们纷纷打出
高价收购的招牌,进入利津县与当地政府展开芦笋收购大战。一时利
津芦笋纷纷外销,致使利津芦笋加工厂生产无保障。面对这种情况,
县乡各级政府出面干涉,每年收购季节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稽查
队,防止芦笋外流,将芦笋卖给本县的加工企业,加之后来芦笋遇到
涝灾,农民缺乏技术指导,芦笋大片死亡,笋农毁笋种粮,全县芦笋
面积锐减到不足2000亩。一个好端端的产业就要“夭折”。县、乡各
级深刻地吸取了芦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市场经济
是开放的经济,只有放开市场,随行就市,芦笋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县外贸公司及王庄冷藏厂本着“欲取先予”的原则,首先不让笋农吃
亏。刚开始收购芦笋时,由于笋农没有采收经验,采收的芦笋有相当
一部分不合格,为了对笋农负责,取信于民,他们仍然将芦笋全部收
购起来。到了采笋高峰期,由于加工生产能力跟不上等原因,使有些
收购来的芦笋变质。尽管这样,他们一天也没有停止收购,为的是不
让笋农受损失。县芦笋加工厂更是深刻认识到,企业只有切实改变资
金少、产品单一、季节性生产的弊端,才能为笋农撑起一把巨大的保
护伞,为笋农遮挡市场“风雨”。他们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终于和山
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德国三福贸易有限公司达成协仪,联合投资办
厂,建成了全县首家“三资企业”——利津县三利食品公司,成为一
个以芦笋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蔬菜、海产品、饮料综合加工企业。该公
司生产出的芦笋罐头等产品可实现几倍以上的高附加值,并畅销日本
、欧美等国。今年1至6月份,该公司完成工业产值1449万元,同比增
长139%。与此同时,该公司的1000吨恒温库骨干项目正在紧锣密鼓
地建设中,县三利食品公司与笋农风险同担、利益均沾的“公司十农
户”的市场经济链条正越拉越紧密。曾连年处于亏损困境的王庄冷藏
厂,新上了速冻蔬菜设备,与北宋、虎滩等乡镇的芦笋、菠菜专业村
共同发展起成立了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分散生产、集中收购
和加工,统一销售”。蔬菜基地专业村的农户按规定入社后,享受专
业社提供的综合服务和年底分红。现在这个社的社员股金达到120万
元,芦笋等蔬菜基地入社达到2万亩。
    到位的政府及企业行为,使利津县一度滑坡的芦笋产业再掀热潮
。今年麦收后,县里准备再种1.5万亩芦笋,不用县乡党委政府动员
,虎滩、北宋、明集等乡镇农民早已调好地,现在只等下种了。眼下
正值采笋盛季、北宋镇坡韩村芦笋种植大户赵宗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
说:“这一收一放,对芦笋销售可大有影响。如果政府乱干预,特别
是封闭市场,笋就难卖,咱算算划不来就不种了。试想,如果你和农
民签订合同,保证种出来能卖出去,并且卖高价,有较高的收益,谁
不干?”
    [思考]封闭市场,搞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狭隘的政府行为。
古谚云:货畅其流。市场经济更是要求开放市场。我们对外都要开放
,更何况是县内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是历史的
必然。其实,市场想封闭也封闭不住。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渠道纵横交错,除非真的划地为牢。靠行政命令、靠围追堵截只能是
逞一时之快,对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肯定不利。不经受市场竞争
风雨的企业,不会有生命力,越是保护越是长不大。真要发展地方经
济,就要开放市场,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产品,就要抓企业
改革,增强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才是长远之道和根本大计。 
(顾国岭)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