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12.02
【期号】= 1658
【标题】= 喜看农垦换新颜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刘西光
【专栏】= 崭新的风貌  辉煌的成就
【正文】=
 

喜看农垦换新颜

刘西光  (1998.12.02)

   喜看农垦换新颜
    本报记者  刘西光
    弹指一挥间,十五年过去了。
    广北、黄河、渤海、青坨、南郊五大农场已拥有人口1.6万人,
职工5200名,土地总面积近50万亩,耕地10余万亩,极具开发潜力,
具备良好开发条件。尤其是渤海农场被山东省新绿洲现代农业有限公
司兼并后,焕发出勃勃生机,新上獭兔养殖、种鸭场、食用菌场等项
目,自己开发土地400多亩。现在,农垦系统这片沧桑的土地已变成
了骡马成群、粮草丰盛、林成片、田成方的宝地。
    这其中变化并不简单。
    从1983年建市至今,我市农垦系统走过了从抱着金饭碗不愁吃和
穿到在改革的体制变革中找准自我积极开拓的艰难历程。这一过程,
既有着思想上守旧与拓新的抗争,也有着行动中“等、靠、要”向自
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跨越。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农垦系统在事业中把定
了自己的航向:坚决冲破计划经济旧框框的束缚,怎么有利于调动人
的积极性就怎么干,怎么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就怎么干,彻底摒弃依赖
“等、靠、要”的旧观念,深挖潜力,加快发展。农垦改革先拿农业
开刀。在农业经营管理上实行生产费、生活费“两费”自理,从单纯
粗放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农工、农场利益挂钩。在此基础上,充分
发挥农场土地连片成方便干机械作业的优势,实施“111”、“155”
工程,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培植种田大户,发展家庭农场。目前,全
系统共发展家庭农场1483户,其中承包土地100亩以上的129户,50亩
以上的260户。实施良种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黄河、青坨积极
引进抗盐抗旱小麦良种轮抗6号,夏粮产量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努力探索农业开发新机制,加快综合开发步伐。黄河、青坨两场完
成向加拿大埃洛公司出让5万亩土地项目,南郊畜牧场实行职工个人
投资开发土地,一包15年,上林果、下粮菜,目前已建成3000亩林果
科技示范园。
    一招棋活,全盘皆活。怎样吸收农业经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
势呢?这是农垦发展中一个关键课题。我市农场系统拥有丰富的草场
和滩涂资源,发展畜牧水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广北、黄
河两场在奶牛业发展上已有一定的基础。目标确定了,把发展畜牧水
产业作为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
构,改善养殖条件,实现农场经济大跨跃。说做就做,广北、黄河利
用省财政扶持资金,以膨胀奶牛存栏量为重点,扩大养殖规模。到今
年年底,两场预计均可实现千头奶牛的奋斗目标。广北农场还争取世
行贷款240万美元,实施乳品厂扩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市
一流的奶制品加工中心。黄河农场探索畜牧业经营管理新机制,实施
奶牛拍卖,牛舍租赁,将奶牛的产权确权给职工个人,兴办真正的家
庭畜牧场,农场负责草料供应、防疫、配种、鲜奶收购的统一服务,
逐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青坨农场加大科技投入,以科学饲养为前
提,坚持“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组织成立了水产养殖研
究所,为养虾职工提供有偿科技服务。今年该场养虾池已突破万亩,
职工人均占有水面300亩,为全市的水产养殖闯出了路子,做出了示
范。
    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改善农场生产生活条
件,正成为农垦事业中重点实施的基础工程。目前广北、南郊分别建
起职工宿舍楼,广北农场广北宾馆、医院门诊楼已投入使用,新建教
学楼、公安办公楼、职工活动中心即将竣工,场区内广北至广饶、东
营市区、滨州的公交专线相继开通,场区交通框架基本形成。
(附图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