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12.31
【期号】= 1680
【标题】= 知难而进创新业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广告
【作者】= 马锦忠  成世华
【专栏】=
【正文】=
 

知难而进创新业

马锦忠  成世华  (1998.12.31)

  知难而进创新业
    今年38岁的王浩文,1990年被慧眼识英才的镇领导调到面临倒闭
的大王化工厂委以重任。1990年还亏损100多万元的大王华星化工厂
,1991年就扭亏为盈,利润达到70多万元,正当他干得得心应手、企
业向更高层次大步迈进的时候,县里决定请王浩文出山,带领县五金
总厂全体员工尽快扭亏解困,使企业发展壮大。王浩文面对眼前两种
选择心鹜八极、思绪万千。这时广饶县五金厂,仅银行贷款就500多
万元,连利息也还不上,银行决定不再给他们发放贷款;职工工资月
平均不足300元,还不能按时兑现,另外该厂还欠税48万元,还有一
大笔外债,几个车间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王浩文在深思熟虑后决
定出山。
    1996年10月1日,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王浩文,来到五金
厂后,在充分调查了解、掌握情况后,对五金厂的管理体制、经营模
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没有资金他从大王贷款250万元,又通过信
用社贷款300多万元,在稳定五金老产品的情况下,研制开发了“移
门式高档文件橱”等四个新品种,推向市场后畅销不衰。
    王浩文深谙“现代企业要想能长足发展,一靠管理,二靠科技”
的道理,于是他努力探寻高科技新项目,当他从中国石油化学科学研
究院了解到:利用“非临氢降凝深加工工艺”,能够生产出高辛烷值
无铅汽油时,他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决定上“非临氢降凝深加工技
术”项目,缺资金,多方集资,缺技术,从北京、兰州、青岛等地高
薪聘请高科技技术人员,王浩文东借西凑二十多万元带头集资,中层
领导每人三四万元、职工每人三千元左右,有些老职工看着企业有好
转,是个正来头,把存着准备给儿子结婚的钱拿出来集资上项目,不
到一个月的时间,项目资金全部到位,1996年11月2日工程项目奠基
动工,1997年5月1日试车投产,仅用半年的时间,一千多万元的非临
氢降凝装置平地而起。在此同时,他们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非临氢降
凝技术专门研究机构——东营市华金非氢降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
后,他们又与环保局联营上了一个环保设备溶剂材料厂,将过去从外
地高价购进自己用的催化剂、增粘剂自己生产,每吨降低成本10万元
。由于他们新上的项目效益可观,到十月份,他们已完成了县里给下
达的全年任务指标,成为县属企业中第一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的厂家
。昔日的县五金厂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五金制品厂、汽车修理厂、乐安
购物中心、金利润滑油厂、环保设备溶剂材料厂、电镀厂等六个企业
和一个东营市华金非临氢降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山东广饶华金集团
有限公司,并向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华金”商标,如今的华金集团固
定资产已由两年前的不足2000万元,增加到3000多万元,职工月平均
工资已由两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400多元,1998年实现年值3500
万元,利税达到300多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加1500万元和150万元。
王浩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明年他们将把润滑油厂年产量由2万吨
扩建到5万吨,5月1日前扩建项目投产,扩建1万吨污水净水剂生产项
目,向国庆五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马锦忠 成世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