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8.12.04
【期号】= 1660
【标题】= 故宫缘何多大缸
【版次】= 03
【版名】= 文海拾贝
【作者】= 从众
【专栏】= 追本求源
【正文】=
 

故宫缘何多大缸

从众  (1998.12.04)

   故宫缘何多大缸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
建于永乐四年,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屋宇九千余间,是我国最大
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当我们游览故宫时,不时会发现那一尊尊金属大
缸。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曾有大缸三百零八尊。由于历史
的变迁,现约有二百余尊,其余的大缸多是去向不明。
    故宫内的大缸,按质量可分为铜鎏金吉祥缸、“烧古”青铜缸和
铁铸大缸。第一类为铜鎏金吉祥缸,是比较贵重的,这种缸明代数量
较少,到了清代多起来。在故宫内被俗称为“金銮殿”的太和殿门前
,就陈列着这种鎏金大铜缸,每尊高约一点二米,直径一点六三米,
缸的上部表面均铭刻着“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款,大缸的两侧饰有兽
面纹铺首环耳。第二类为“烧古”青铜缸,全部为清代制造,其外表
油黑锃亮,非常雅致,在景运门和隆宗门前各有一对这样的大缸。第
三类为明代制造的铁铸大缸,古朴典雅。
    凡游览故宫的人,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故宫
内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的大缸呢?
    据考证,故宫内的殿宇楼阁均为砖木结构,很容易着火,一旦发
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扑救,火势就会迅速蔓延,把这座价值连城的
辉煌建筑倾刻化为乌有。为此,紫禁城的建设者们对防火特别重视,
在宫殿前设置了这些大缸,称之为“门海”。门海即门前的“大海”
,门前有了“大海”,以水克火,砖木结构的故宫就不怕火灾了。因
此,这些大缸又被称为吉祥缸。
    故宫内的这些大缸是用来防火的。每尊缸可贮水三千多升,如同
一座座小水库。这些大缸,过去由十几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
杂役从井内取水,一担一担地把缸打满,夏天要保证水质干净,没有
异味。冬天除在缸口加盖之外,还在缸外包上一层棉外套,另外,在
特别寒冷的季节里,要把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在石圈内点燃炭火昼
夜不熄,使缸内不冻,直到大地回春。这样,始终做到有备无患。某
处一旦失火,就用这些大缸里的水扑救,以此保证故宫的安全。(《
四川经济日报》从众/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