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1.07
【期号】= 1686
【标题】= 搞好住房建设  促进学校工作——利津二中住宅小区建设调查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李建华 姚德顺
【专栏】=
【正文】=
 

搞好住房建设  促进学校工作——利津二中住宅小区建设调查

李建华 姚德顺  (1999.01.07)

   搞好住房建设  促进学校工作
    ——利津二中住宅小区建设调查
    在市人民政府召开的第三次教师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上,利津二中
作为首选的参观现场和大会唯一发言的学校,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利津二中何以在短短的几年建成自己的住宅小区?他们有哪些
经验可资借鉴?据此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职工住房工程实施前的状况
    利津二中是一所县属学校,始建于1952年。进入九十年代,由于
部分教师价值取向有异,骨干师资难以巩固。作为自1989年至今连续
九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殊荣的一所学校,他们也做了一些深入细
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但仅此是不够的,同志们生活和工作的条件与周
边兄弟学校毕竟距离较大,这是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改善以住房为突
破口的生活待遇,就成了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育质量的棋中要着。
“数量不够,质量不高”是学校对1995年前教职工住房状况的一个基
本估价。他们下定决心,搞好教职工住房建设,以此吸引师资,培养
师资,巩固师资,使教职工安居乐业,尽职爱岗。
    二、统一布局规划,高点起步,分段实施
    实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程,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又是利
津二中的当务之急。他们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对学校住宅建设作出
了规划。住宅小区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写进了学校19
95年的工作计划,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予以宣布。建设的思路是:
离开校园,新征土地,辟为教职工住宅小区,统一规划,高点起步,
积极稳妥,分期实施,奋斗五年,解决问题。
    学校在驻地政府的协调下,离开了校园征地33亩,作为住宅区建
设用地。1995年春天,第一栋24套、建筑面积1880平方米的住宅楼破
土动工;1996年春天,又铺开同样套数和面积的第二栋。两栋楼分别
于1996年和1997年教师节前交付使用。每户均为三室一厅,阳台全封
闭,楼下并配有一间9平方米的杂室。1998年春天,学校力排万难,
又铺开户均建筑面积108平方米的高、中职住宅楼,现在基本竣工,1
999年“五·一”启用。现在,利津二中教职工住宅小区的建设已具
备了相当的规模。水、电、暖、路、讯、视全面配套。其间,在住宅
区内建设了标准较高的幼儿园,一次验收合格并被确定为市级二类幼
儿园,还建有教职工活动室、篮球场、门球场,分门别类,丰富教职
工的业余生活。
    目前,利津县二中教职工住房紧张的矛盾已经大大缓解。高、中
职楼启用后,72户教师住上楼房,校内原有住房空出较多,凡已婚和
近年准备结婚的,均能住上两间以上的套房,且有一定数量的房子腾
给学生住宿,学生住宿紧张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三、广辟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建设顺利进行
    在实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程的时候,他们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确立和实施住房建设工程方面,利津二中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
努力:首先是造舆论,阐明意义,达成共识。其次是及时汇报,寻求
支持。学校教职工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从动议到实施,他们都及时
向县教委、向县里的有关领导请示汇报。
    在资金筹措方面,他们广辟渠道,主要的做法是这样的:一是靠
政府的政策。二是预收购房款,底垫使用。三是从勤工俭学收入中提
取一部分,注入职工住房工程。四是发动教职员工集资,支持学校建
设。五是倡导社会捐助。六是适当借贷等。总之,学校进行规模较大
的教职工住房建设工程,资金的筹措要多条腿走路。
    利津二中的教职工住宅小区建设到现在行将四年,从征地算起到
三栋楼交付使用,其中包括辅助设施,投资达688.2万元,实现世纪
内小区建设既定目标,累计投资将超过700万元。据介绍教职工住宅
区的建设是在不影响校园内部建设和正常办公之需以及教职工福利的
前提下进行的。学校已决定从1999年开始,回师校园压茬进行新的建
设,计划在建校50年(2002年10月)的时候,建成标准较高的图书实
验大楼,并在这期间较大规模地改善和增加教学硬件和软件。
    四、住房工程大见效益,学校整体工作出现新的生机
    利津二中把教职工住房建设工程当作牵肠挂肚的事情放在学校工
作的议事日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实际的影响,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
凝聚。教师通过住房建设工程,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认识到自身的
地位和价值,也由此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
的无私支持和对教师的格外青睐,从而激发了乐业敬岗、教书育人的
献身精神。
    问及住宅小区建设的意义,利津二中校长王学理作了如下概括:
首先是扩大了学校的影响,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利津
二中离开校园新征土地建教工住宅小区,一开始就得到上级的支持和
当地群众的赞赏,一致认为学校是出正劲、办正事,公称有气魄、有
远见,这所学校可资信赖。其次是稳定了骨干师资。据测查,先后至
少有六对想调动教师已放弃了最初的想法,积极投身学校的教育教学
工作。再次,学校对新分师资产生吸引力,师资队伍的良性循环初见
端倪。另外,学校以住房建设相号召,以献身事业为倡导,凝聚了人
心,形成了工作的合力。同时,住宅小区另辟新地,为学校下世纪在
原有校园大发展开拓了相对宽松的空间。目前,利津二中师生员工精
神振奋,士气高昂,他们决心牢牢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不断更新
教育思想,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把教育教学的水
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为黄河三角洲教育事业的崛起做出更大的努力。
    (李建华 姚德顺)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