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12.31
【期号】= 1993
【标题】= 谈残疾人劳动就业
【版次】= 03
【版名】= 企业界
【作者】= 韩秀兰 崔德刚
【专栏】=
【正文】=
 

谈残疾人劳动就业

韩秀兰 崔德刚  (1999.12.31)

   谈残疾人劳动就业
    残疾人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创造社
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是残疾人全面参
与社会生活,享受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残疾
人问题的根本途径。那么劳动就业——这一关系残疾人前途命运的问
题就必须注重和加强。
    (一)巩固、完善、提高福利企业和残疾人劳服企业,保障残疾
人集中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有各种福利
企业5.6万多个,安置残疾人84万多人,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形
式。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影响,有的福利企业已出现经营困难,甚至
倒闭,致使部分残疾职工下岗。所以当前如何巩固、完善现有的福利
企业,使它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根,得以发展是一项重要
课题。这就客观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福
利企业的扶持,帮助其建立起适应市场,运作高效,竞争有序的经营
管理体制,确保残疾人集中就业。
    (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战略
措施。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世界上普遍采取的一种做法,是
保障处于不利地位的残疾人实现劳动就业的一项保护性措施。对此,
我国法律也有规定。从1992年试点以来,分散按比例就业迈出了开拓
性的一步。但是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化,此项工作出现了严峻困难
。主要表现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面临人员过剩,减员增效,下岗
分流等问题,因此出现了有的单位宁愿交纳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或不
能安置残疾人的事情。鉴于此,根据法律,制定各地残疾人就业的地
方法规和切实的配套措施已是当务之急。
    (三)发挥残疾人服务网点,推进残疾人从事农业生产和个体营
业,是实现残疾人就业的又一重要途径,或者称之为最主要途径。目
前各残疾人服务网点已遍布城乡,近几年由于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
,有此网点已进入互联网。加之社会上扶残、助残意识的增强,残疾
人就业的途径空前广阔,机会增多。在广大农村,绝大多数残疾人都
从事着种植、养殖和农副业加工等生产劳动,部分残疾人在基层网点
的帮助下,已经脱贫。城镇各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服务网点,为残疾
人提供场所、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有力的推动了残疾人个体营业
和自谋职业。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进一步发挥各基层网点作用,帮助残
疾人解决温饱,跟上全国人民奔小康的步伐,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
    (四)残联系统发挥职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各级残联在
新形势下,要切实发挥好“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根据残疾人
事业的总体目标和规划,从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其社会性工
作的优势,在残疾人的调查摸底、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及理论研究等
方面重点推进,创造条件,促进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劳动就业问题,
在新形势下任重而道远,既需要社会立法,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
与,还需要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解决。
    (市残联 韩秀兰 崔德刚)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