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1.01
【期号】= 1681
【标题】= 说“比”
【版次】= 03
【版名】= 党旗飘飘
【作者】= 孙德祯
【专栏】= 黄河口漫话
【正文】=
 

说“比”

孙德祯  (1999.01.01)

   说“比”
    孙德祯
    有一个笑话,说在一个村里住着姓朱的和姓项的两个家族。姓朱
的为了表现祖上的荣耀,在自家祠堂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两朝
天子,一代圣人。”上联是说五代时的后梁和后来的明朝都是他们“
朱家的天下”,下联则是说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是他们的先人。姓项
的见了很不服气,也想写副对联压倒姓朱的,于是四处访寻文人墨客
替他们出这口气。终于有一天,一位读书人替他们写下一副“烹天子
父,为圣人师”的对联贴在了项家祠堂门口。上联是说,楚霸王项羽
曾一度抓获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在两军阵前要把刘太公给烹
了。下联则是指《三字经》上讲的“昔仲尼,师项橐。”连孔圣人都
拜项橐为师,何况朱子?
    比祖宗比家族,这些都是虚的,空对空,倒还没有什么。像西晋
时的石崇、王恺比富,则显然有了些短兵相接、白刃格斗的味道。晋
武帝司马炎的舅舅、后将军王恺家里用饴糖水刷锅,散骑常侍石崇便
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在自家门前夹道40里,用紫丝编成
了屏障;石崇便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50里的屏障……道高一
尺,魔高一丈,一浪高过一浪,两个人比了个不亦乐乎,竭尽铺张奢
华之能事。
    今天看来,他们这种比法实在让人不可思议。不过遗憾的是我们
在嗟叹古人的同时,却还在没完没了地与别人比着。你瞧,孩子一出
生,做满月,要跟别人比;孩子长大了结婚,要跟别人比;老人过生
日,要跟别人比;从生到死无时无刻不在比。穿衣服,要跟别人比;
吃饭喝酒,要跟别人比;住房居室、家具用品,要跟别人比;出门在
外车船代步,要跟别人比,衣食住行无处不在比。人与人在比,单位
与单位也在比:比楼房,比车子,比办公条件,比福利待遇,比升迁
机会……大大小小无一不可比。
    老实说,“比”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看你比什么?跟谁比?如
何比?有些人只盯着个人利益、小集体利益,斤斤计较一己得失,这
不足取。有些人热衷于比阔气,搞铺张,这有害而无益。有些人总拿
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这未免太不客观,胜之不武。怎样比才
能客观、公允?不妨看看这几位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充分体现了诸葛亮远大的
人生抱负,深为后人所推崇。正是以管仲、乐毅为榜样,诸葛亮才辅
佐刘备称雄一方,建立蜀汉政权,以致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汉高祖刘邦更是一位善比的人,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
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把自己与手下“三杰”相比,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他又把自
己与项羽比,认为自己能用人,而项羽不能,这是自己的长处。前前
后后两项比较,刘邦给自己来了个“一分为二”。
    这几个人的比法,都是很值得借鉴的。孔子曰:“见贤思齐焉。
”就是讲,我们大家都要跟那些有道德,有作为的人比,发现不足,
迎头赶上,像雷锋、孔繁森那样,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生活上
,同低标准比,人与人之间如此,推而广之,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
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亦该如此。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