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1.12
【期号】= 1690
【标题】= 分离与融合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广告
【作者】= 张吉山
【专栏】= 芳草地随笔中保财险杯征文
【正文】=
 

分离与融合

张吉山  (1999.01.12)

   分离与融合
    张吉山
    报载:文登文峰集团“兼并”了附近的黑龙洼村,全村130多户
村民悉数成为该企业的职工及家属,该村拥有的6000余亩土地、荒山
也随之成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从此,文峰集团可以借助于村里的
土地资源进行高起点、高科技、高速度的开发应用,而黑龙洼村则依
托文峰集团的资金、技术、设备及企业优势走出黄土地,摆脱低层次
、低效益的农村经济旧模式,从而率先走出了一条“村企联合”之路。
    过去,只听说过企业间的相互分离、兼并、联合,而由企业“兼
并”乡村的现象却不多见。曾几何时,城市从农村中分离出来,工人
从农民中分离出来,由此,才出现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今天,这
一差别正以波摧浪涌之势被市场经济粉碎,它预示着旧的经济组织形
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必将被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所代替,原
由行政区域划分的相对稳定的村庄、相对稳定的土地、相对稳定的人
口、相对稳定的身份,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开始了加速流动和流转
,村与村、户与户、人与人、企业与村、城市与村,正在相互融合,
相互利用,相互弥补,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重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形成一种崭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工不工,农不农,商不商
,民不民,官不官,这已习以为常。“村企联合体”的诞生,无疑适
合了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新一轮改革下的经济组织形式,更是城
乡相互融合、工农相互融合的产物。
    我市仍然是一个以农业基础为主的新兴城市,工业化程度并不高
,有的企业已显困境,而走工农结合之路,发展二、三产业极有潜力
。一般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广大农村则具有土地和
劳动力资源优势,工农融合,不仅能够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而
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乃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企业、乡
村互惠互利之举。“分离”与“融合”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年城乡
分离、工农分离是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今天的相互融合难道不亦是
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吗?!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