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5.03
【期号】= 1785
【标题】= 工农携手建油区 文明新风扑面来——史口镇创建安全文明油区纪实
【版次】= 03
【版名】= 专刊
【作者】=
【专栏】=
【正文】=
 

工农携手建油区 文明新风扑面来——史口镇创建安全文明油区纪实

  (1999.05.03)

  工农携手建油区 文明新风扑面来
  ——史口镇创建安全文明油区纪实
    去年11月下旬的一天,笔者在史口镇采访,耳闻目睹了史口镇党
委、政府一班人为创建安全文明油区,带领全镇人民所做出的成绩,
桩桩件件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油地结合,工农共建,史口镇已攀
登上新的高峰!
    破除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靠山吃山”的老观念,树立“靠山养山
”的新观念,这是史口镇在创建安全文明油区过程中的新创举。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史口人民在支援油田开发建设的
过程中,也同时发展、壮大了自己,这是有目共睹的。人们从自己的
亲感实受中,深切体会到,油地结合,工农共建,这鱼水般的关系永
远不能分离。但也有的人由于受“靠山吃山”老观念的影响,一事当
前,先为个人打算,这种思潮的泛滥和影响,使油区的安全文明建设
一度受到了伤害。
    史口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分析情况,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
措施,首先,成立了工农办公室,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
规章制度;更重要的还是加大了普法宣传和做好思想工作的力度,他
们利用各种会议、有线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油地结合、工农共
建的重要意义,逐步使广大干部、群众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靠山吃
山,吃到最后的结果是山穷水尽,没有出路;靠山养山,养到最后的
结果是山清水绿,硕果累累,前程光明。
    坚持实事求是,是“靠山养山”这一新观念持久存在的保证,在
处理工农关系时,从这一点出发,一碗水端平,使双方互相满意,就
会加强工农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有一次,林家村境内有个油井向外喷出一些原油,污染了这个村
150亩小麦,这些小麦牵扯到林家村许多户,每个户的亩数都不一样
多,受害程度也有轻重。类似这样的问题,在过去处理起来难度相当
大,而这次群众把问题反映给村干部,村干部和镇工农办联系后,由
镇工农办派专人与村干部一起,深入现场,认真调查,弄清受害严重
的有多少,一般的有多少,比较轻的有多少,在这三种类型中,各自
因受害减产的比例是多少。这样做的结果,使赔偿的数额比较准确,
双方都容易接受。既为油田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又加深了油地之间
的感情,工农关系更加密切。
    史口镇政法系统的干警们,为油区的工人生产、生活开绿灯,提
供各种方便,更是常有的事,1998年10月8日,胜利油田特车大队的
一辆大车在行驶中,与南四村一骑摩托车的农民相碰,幸亏未出大事
故,南四村这位农民把汽车拦下,要求赔偿损失,镇司法所所长范清
浩闻讯后,急忙带人赶到南四村,了解情况后,他对这位农民说:“
赔偿的问题,我们一定尽快协商解决,但你不能扣车,这车如果停下
,一个台班要误好多事,给油田造成的损失可就大了”。那位农民十
分通情达理,就让司机把车开走了。几天以后,特车大队队长也按约
把3000元赔偿金亲自送了来。
    人们观念的更新,对油田和工人就更加热爱。如今在史口耳闻目
睹的是: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史口油区文明新风扑面来。
(附图片)
   为确保油区治安的长期稳定,史口镇党委、政府每年都与各村签
订油区治安责任书。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