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5.22
【期号】= 1802
【标题】= 师范毕业生就业“难中走俏”
【版次】= 03
【版名】= 文海拾贝·广告
【作者】= 宋良刚
【专栏】= 社会透视
【正文】=
 

师范毕业生就业“难中走俏”

宋良刚  (1999.05.22)

   师范毕业生就业“难中走俏”
    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教系统的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
然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可谓苦中有甜。
    原因之一,以往师范毕业生就业较难。
    不少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去普教系统,因为中、小学老师待遇
相对较低。国家政策要求师范毕业生在普教系统内就业,对师范毕业
生出普教系统就业有较严格的规定,学校对于想出普教系统就业的毕
业生工作难做。
    原因之二,现今师范毕业生就业正逐渐走俏。
    之所以说走俏,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近两年师范毕业生供需
比看,总体上毕业生供不应求。1998年和1999年计算机、中文、物理
、电教、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供需比是1∶4,甚至更高,师范类其他专
业亦需大于供。二是一次就业率高。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19
98年和1999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剩下的毕业生也基本是
在挑选就业单位,而不是无单位可去。三是教师作为一种稳定的职业
,享用每年3个月的带薪假期,也是吸引大学毕业生的有力条件。四
是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增大,一些非师范类毕业生想进入普
教系统就业,但同等条件下师范生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近两年师范
毕业生在普教系统就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五是由于师范专业统招学
生在校期间享有师范专业奖学金,由国家提供每月不低于160元的经
济资助,可解决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这些使师范专业在客观上增加
了吸引考生的条件。
    更可喜的是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
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
质”,要求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学
历分别达到专科和本科层次。而北京市则在时间与学历层次上提出了
更高要求,使师范生就业前景看好。
    (《中国青年报》宋良刚/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