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9.08.12
【期号】= 1872
【标题】= 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扈美荣
【专栏】=
【正文】=
 

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扈美荣  (1999.08.12)

   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本报讯 今年以来,特别是3月份油、地、校三方共同召开的个
体私营经济大会之后,各级党委、政府重点突出个体私营经济的战略
地位,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服务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
发展的强劲势头。
    截至6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2516户,私营企业2319家,
分别同比增长21.8%、35.1%;从业人员达13.6万人,注册资本达14
.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56.1%。1—6月份,新增个体工商户
4466户,私营企业255家,从业人员10482人,注册资金23528万元,
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7.45%,实现税收464
4万元,同比增长34.9%,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8.63%。
    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私营大户发展迅速。到6月底,全市个体私
营企业注册资本占地方企业注册资本由去年同期的4.6%增长到6.7%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为9940元、40.6万元。上半年
,全市新上项目、扩大规模的私营企业达120多家,新上项目180余个
,增加投入1.6亿元,其中有半数以上是工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
。1—6月份,新增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85家,增长72%
,全市注册资本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203家,资产过百万元的865
家,千万元以上的13家。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越来越多的个体私营企业由商贸流通型向实
业型转变。广大个体私营业户纷纷转向第二产业投资上项目。上半年
,登记注册的生产加工型、科技型私营企业明显增多,达117家,占
新注册私营企业的45.5%,从事第二产业的私营企业占各产业比重已
由年初的41.4%增长为42.5%,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村、镇、园”建设发展初具规模,成为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良
好载体。个体私营经济以“村、镇、园”为载体,逐步形成区域化布
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发展壮大了制糖
、橡胶、建材、皮鞋、油料、面料、畜牧、屠宰、水产养殖、苇编等
传统、特色产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到6月底
,全市建设培育各类专业村354个,产业乡镇10个,个体私营经济园
区23个,带动发展个体私营业户2.88万户,从业人员达5.6万人。
    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
轨。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私营企业发展主要趋势
。1—6月份,全市新登记私营有限公司175家,占新注册私营企业的6
8.1%,到目前全市私营有限公司已达1173家,占全市私营企业的50.
6%。利津县北宋镇170多家零散油料加工点,打破传统家庭作坊式经
营模式,自愿集资750余万元,创立了振利、东利、华宇、振鲁四家
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规模经营,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
优化了内部管理,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记者 扈美荣)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