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1.06
【期号】= 1998
【标题】= 让科技为农产品把关
【版次】= 03
【版名】= 专刊
【作者】= 宋金格
【专栏】= 烟草杯黄河口漫话征文
【正文】=
 

让科技为农产品把关

宋金格  (2000.01.06)

   让科技为农产品把关
    宋金格
    据报载,某地万亩韭菜方因施用过量有害农药而无人问津,当地
政府和农民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并不是偶然的,
许多地方的农民都吃过缺乏农业技术的苦头。
    最近,一些地方兴起了“科技订单”。这种“科技订单”的形式
是农民自己出资到农科院校聘请技术人员,并以合同的方式加以固定
,真正让科技成为农业生产管理的“保护神”。“科技订单”在使农
科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同时,也让这些地方的农民受益匪浅
。比如:1996年在河北省肃宁县西乾泊村,几千亩进入盛果期的梨树
由于不会管理,结满了生有黑星病的“黑斑”梨,吃不了,卖不出。
农民们意识到是科技管理没跟上,于是聘请来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作
技术顾问,每月定期讲授果树的管理技术。地还是那块地,果园还是
那片果园,梨却变成了色泽纯白、汁多皮薄、果形端正的“白天鹅”
。1998年9月港商以每公斤1.7元(高出当地0.5元)的价格抢购了西
乾泊村的水晶鸭梨,1999年未开春便被各地客商订购一空。
    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的转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多种多打多挣钱”的旧观念已行不通。而多数农民文化水
平低,科技知识少,确实需要多方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实头脑
。作为政府和涉农部门,要特别重视抓好农民的技术培训,为农民多
提供一些实打实的传教,让科技为农产品把关,这才是兴农的根本。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