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1.05
【期号】= 1997
【标题】= 防重于治
【版次】= 03
【版名】= 专刊
【作者】= 张吉山
【专栏】= 烟草杯黄河口漫话征文
【正文】=
 

防重于治

张吉山  (2000.01.05)

   防重于治
    张吉山
    传说扁鹊因医好了一位皇帝的顽疾,而得到时人大加赞赏。皇帝
问他是否是杏林第一?扁鹊说,当今杏林第一当属他的兄长扁鸦。原
来扁鸦的天份比扁鹊高,他们的父亲扁公临终时把一本防病的秘籍《
防道》传给了扁鸦,另一本治病的秘籍《治道》传给了扁鹊。由于世
人多重治病而轻于防病,扁鸦也就被埋没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重于治而轻于
防”。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有的人往往得了病后才后悔没及早加强
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的单位失火后才想到配备消防器材;防汛
防汛,本该以防为主,可有些人总是等到大水成灾后再去“亡羊补牢
”。重于“治”而疏于“防”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这里表面看似偶
然,实则具有很大的必然性,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思想问题、指导方
针问题,一句话,责任心问题。如果说,“重治轻防”反应在安全生
产及管理工作方面,带来的只是经济损失的话,那么,反应在思想政
治工作领域,“轻防”所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恶果恐怕就更为严重和
难以弥补了。一个“法轮功”反动组织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吗?!相对而言,治“病”较容易些,而防“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思想上的“预防”。“防病”,不仅要求具有前瞻意识和洞
察事物本源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使别人承认你、接受你的办法的本领
。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切实强化预防措施,及时把隐患消
除在“萌芽”状态,即是避免损失、减轻灾害的有效措施,也是强化
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责任心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
作,预防各种反动思潮侵蚀的最有效方法。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