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4.05
【期号】= 2071
【标题】= 悠悠黄河柳
【版次】= 03
【版名】= 专刊
【作者】= 新力
【专栏】= 续河札记
【正文】=
 

悠悠黄河柳

新力  (2000.04.05)

   悠悠黄河柳
    新力
    沿着黄河往下走,愈走两岸的柳树愈多。
    到了老家一带,堤上堤下村里村外全被柳树盖着。
    走在河边的柳荫地里就仿佛回到了童年:刚刚会游水就成了漂在
黄河里的鸭儿,刚刚会上树就成了长在柳树上的猴儿。一眨眼工夫看
不见了,外婆就慌慌的不行,怕在村南的大黄河里淹死了,怕在村北
的大柳树上落下来摔死了,于是颠颠的小脚村南村北喊着找。
    在孩子眼里,四季的黄河柳有着四季不同的颜色。春天柳枝最早
冒出鹅黄的芽儿,孩子拧了粗粗细细的柳哨儿吹给外婆听。夏天浓郁
如云的树冠藏了无数的蝉在不知疲倦地聒噪,孩子折了柳棍儿在看麦
的外婆面前写画。秋天黄黄的柳叶一片片随风飘落,孩子就拿了小镰
头儿去河边削那一丛丛的绵柳枝条,然后背回家来看外婆翻飞的手编
一只只筐篮。冬天的河边柳林一夜雾淞就长满了美丽的树挂,孩子就
爱傻傻地望了那景致胡乱产生着幻想……春夏秋冬一个轮回大大小小
的黄河柳就变了样子,孩子就想,我啥时候也像这“窜”得很快的柳
树一样长大?
    外婆,我长大了你就老了啵?孩子还有些担忧。
    外婆老了你就长大了,你长大了外婆也就不使心了。
    我长大了要去很远的地方,我要栽好多好多的柳树。
    外婆就一脸灿烂的笑,像盛开了一脸的菊花。
    孩子说长大就长大了,长成青年的他走出去却没有多远:当了一
名河工一直在黄河口流动。青年有点儿小才分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爱写
写画画,青年也有点儿小脾气有时候就和头儿顶顶撞撞,外婆的话他
似乎全忘记了。于是头儿就打发青年去一处极偏远的黄河险工植树护
树。
    在无边的寂寞之中青年就产生了无尽的苦恼。一遍遍苦恼和挫折
就渐渐成熟了青年的理智和情感。既然被派来植树护树青年就开始观
察研究朝夕相伴的树。为什么黄河两岸千里大堤植满了柳树而很少有
别的树呢?比方说高贵的松柏艳丽的桃李抑或生长快木质好的刺槐等
等。渐渐地青年就瞅出一些并不深奥的生活哲理来了。
    松柏再高贵有什么用?因为黄河人认定它本来就不是生长在这贫
瘠的河边的。桃李再艳丽有什么用?也许黄河人厌恶的正是它的华而
不实。刺槐倒真是一种不错的树如果它不是浑身带刺的话。挑来选去
还是这再平凡不过的黄河柳啊:因其命贱所以不择滩头堤脚繁衍不息
,因其朴实无华所以处处能感受到它无言的好处,因其柔顺无比所以
是抢险时打桩挂柳捆枕最好的材料。这就是黄河柳啊!
    从此青年很努力地植树护树头儿就对他变了看法。青年当了模范
以后又调进机关给头儿写这写那。青年就期待着自己长成一棵成材的
柳树给慈爱的外婆遮风蔽雨。然而一个秋叶随风飘落的季节外婆却悄
悄地“走”了。
    青年又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就不再是青年。原来只要把外婆以前
讲过的朴素道理和自己走过的人生经历写出来就被人叫了作家,原来
作家就是憋坐在家里写一些花哨然而没用的文章的人啊。假如外婆知
道自己调进城里当了作家而不去河边栽好多好多的柳树不知道会不会
生气?
    有时候作家憋坐在家里也有写不出来的时候。这时候作家就愿意
到上游和下游的河边看柳树。作家的心态已经很苍老因此特别愿意观
察研究那些苍老的柳树。那黧黑粗糙的树皮一道道皱折、那伐后孑遗
的树墩一圈圈年轮似乎隐藏着许多的故事和传说,作家看到这些就来
了灵感。
    最古老的黄河柳好像是在黄河的上游吧?自陇东至宁夏曾有过誉
满黄河的左公柳,据说是清末左宗棠进军陕甘时栽植的。仅仅一个定
西地区就栽活了十万余棵。五十年代仍有排列整齐、干朽枝繁的老树
矗立道旁。后来由于战山河修公路的原因左公柳已经不复存在。去年
夏天作家前往寻访时趋车数日再未觅见残存的老树。毒辣刺眼的阳光
下作家呆呆地站在寸草不生的荒漠里忆起外婆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
凉的话,然后就不免有点忿忿不平地想:当年的左公柳还有一个吓人
的名字叫砍头柳的,因为左公法令是你砍树头我砍你头,所以那些古
老的黄河柳能长得好活得旺。可是现今那些老树终究还是看不见了呀!
    忆起外婆就想去很远的地方栽好多好多的柳树。
    悠悠黄河柳哟,总希望给后人留一片绿荫。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