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5.03
【期号】= 2095
【标题】= 是否“小题大作”
【版次】= 02
【版名】= 黄河口导刊  人世间
【作者】= 崔爱国
【专栏】= 侃侃而谈
【正文】=
 

是否“小题大作”

崔爱国  (2000.05.03)

  是否“小题大作”
崔爱国
    我不知将来还能不能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充足的阳光,甜美的空气和水,广阔的绿色,这些原本与人类息
息相关的东西,正随看环境的恶化悄悄地离我们越来越远,以致于人
们发出了“拯救地球”的呐喊,而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竟也是我
们人类自己。
    从小至今,我们一直受着“热爱祖国”的教育,我对它的理解是
:“热爱祖国”不仅需要满腔热情,平时更应体现在一些细微的方面
。比如生活方式,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就是:节约能源,减少生
活垃级,不污染环境。
    我家附近有一个卖粽子的小店,我经常去买些粽子带回家给儿子
当饭。
    我从未用过店里给的塑料袋,因为我的包里随身就带着一个饭盒
,既方便又保温,用它盛粽子回到家粽子还是温热的。
      一天,我照例又去买粽子,在钱货两讫后,老板娘微笑着又搭
上两只肉粽,用赞许的口气说:“来我这儿买粽子的,只有你不用塑
料袋,现在这种“方便袋”都成为白色公害了,这两只肉粽就算奖励
你为环保作出的贡献吧”!
    我用饭盒盛粽子只是为了方便,无意中却为保护环境做了一点小
小的贡献,并且还得到了一份环保奖——两只肉粽。
    这一天我过得很愉快也很充实。
    其实,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这种被
称作“方便袋”的塑料袋,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带来的方
便,如今在田野里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已不再是一片碧绿,而是五
颜六色,那是人们废弃的“方便袋”点缀其中,这种塑料袋甚至埋在
地下几十年都不会被降解,前人方便却殃及后人。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到集市上买东西,总是带着自制的竹篮,而
豆制品和猪肉则被包在绿色的荷叶里,最终这些荷叶都回到大地母亲
的怀抱,质本洁来还洁去,没有任何污染。余光中的诗中曾有这样的
句子:“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
一本唐诗书中/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多美的意境!而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又是多么的
不同啊!那种田园风光式的包装物在今天或许只能成为奢侈的回忆了

    走笔至此,忽又想起大学读书时教授在现代营销课上讲的一个“
成功”案例:有一个推销员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比如卖给牙
医一支牙刷,卖给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老板对他说:“如果你能
在清新的环境中,推销出一些防毒面具,才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推销
员。”
    于是这个推销员来到了一个绿树环绕、环境优美的地方,他对那
里的人们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这里的空气如此清新
,我要那玩意儿干什么”?“您很快就需要它了”!推销员雇人砍光
了树木建起了工厂,浓烟夹着有毒的废气从工厂的烟囱里滚滚而出,
不久人们受不了了,纷纷来买他的防毒面具,推销员的生意极为红火
,有人好奇地问道:“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产品”?
    “防毒面具”!推销员回答说。
    这或许是一个虚拟的案例,但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这种涸泽而渔的
案例,我们不妨扳着指头数一下,我们还有多少江河湖泊未被污染?
我们还有多少城市的空气质量没达标?我们还有多少工厂的烟尘排放
没达到标准?
    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这
种不便只不过是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而已
,甚至还提不到“热爱祖国”的高度,谁也不希望因为今天的方便,
而将来戴着防毒面具生活,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将决定着明天我们生
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但愿这篇小文是危言耸听,小题大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