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7.06
【期号】= 2150
【标题】= 做“特”字文章  促结构调整  太平乡畜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时云杰 刘振良
【专栏】=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大力增加农民收入
【正文】=
 

做“特”字文章  促结构调整  太平乡畜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时云杰 刘振良  (2000.07.06)

   做“特”字文章  促结构调整
    太平乡畜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河口讯 “养小尾寒羊,挣大把票子”,这是河口区太平乡南楼
村农民们流传的一句口头禅。该村家家户户养殖小尾寒羊,不足百户
的小村仅此一项年纯收入达130多万元,户均纯收入都超万元,农民
们实实在在地发了羊财。眼下,像南楼村这样靠特色养殖发家致富的
专业村全乡就有十几个,专业大户100多个。特色养殖加重了该乡畜
牧产业的比重,产值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49%。
    畜牧养殖业是太平乡的优势产业,但是,前些年由于养殖模式过
于传统,畜牧品种单一老化,效益始终低而不稳。乡党委、政府把畜
牧业发展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他们引导农民在“特”字上作文
章。从改良品种入手,每年投入100多万元专项资金,批量引进优良
牛羊品种。养殖方式也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的零星散养变为工厂化集
中养殖。今年以来,在全乡发展了10个养殖专业村,100个养殖专业
大户,1000个科技养殖示范户,并建起了肉牛育肥基地和小尾寒羊、
波尔山羊繁育基地。今年春,这个乡还与淄博外贸签订了长期供货合
同,形成了“订单畜牧业”,解除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该乡和平村
夏连和,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肉牛育肥场,年出售肉牛300多头,纯
收入达30多万元。
    特色养殖在太平乡渐成气候,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个中的实惠
,纷纷尝试家庭养殖。去年以来,全乡就涌现出50多个水貂、狐狸养
殖大户,全乡水貂存栏达5000多只,狐狸2000余只。
    畜牧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快了这个乡种植结构的调整步伐,农民
们瞅准商机,全乡已发展苜蓿3000亩,饲草玉米4000亩。同时,还建
起了一大批青贮氨化池,每年有上千吨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变
为优质饲草,既增加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又形成了种养的良性循环。
(时云杰 刘振良)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