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8.25
【期号】= 2193
【标题】= 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央视体育“名嘴”逐个评
【版次】= 04
【版名】= 黄河口导刊  五环旗
【作者】= 御风天师
【专栏】=
【正文】=
 

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央视体育“名嘴”逐个评

御风天师  (2000.08.25)

   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
    ——央视体育“名嘴”逐个评
    央视体育作为广大体育爱好者心中的圣殿一直被众人关注和喜爱
,其众多的“名嘴”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广大体育迷议论的话题之一
,有褒有贬有赞有弹。奥运大幕即将拉开,体育迷又将与他们厮守月
余。下面我对应着各体育项目的特点说说我们心中的央视体育“名嘴
”们。
    1、宋世雄——“女子排球”:宋老师因解说排球而深入人心,
而他在体育评论界的位置无疑就是那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女排,他对
于体育的普及和推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新中国的体育史上足以留下
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广播式的解说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解说风格而载入
体育评论的教科书中。随着众多新锐的崛起和评论风格的多元化,他
的退居幕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就像中国女排,中国体育已经不由她
专美了,退出大众视野的中心也就不足为怪。
    2、韩乔生——“男子足球”:借意大利甲级联赛的东风,韩乔
生迅速地窜“红”,作为央视名嘴之一,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故事足
可以汇集成洋洋数万言的小册子了。他“刚刚过了中秋节,这里给大
家拜个晚年”的幽默活像中国男足脆弱的防守,而“光脚的不怕穿鞋
的”则是中国男足“犀利”的进攻。对于韩乔生的喜爱有些类似于球
迷对于足球的喜爱,虽然不争气可还是得看,因为它叫足球,也因为
他霸占着足球。
    3、孙正平——“女子篮球”:老孙曾经是央视体育的一股清风
,他不像宋、韩因语速过快而显得喋喋不休,因此在三嘴并立的时代
显得尤为可贵,加上其一贯的福将的本色(奥运等重大赛事解说的场
次中国人大多取得了好成绩),曾深得我等喜爱。但或因饭碗过铁而
疏于学习以致于渐渐落伍,解说已了无特色,甚至了无生趣,淡出足
球圈混迹于篮球界,即便解说NBA也不过是个配角而已。呜呼,曾经
的奥运银牌、世锦赛亚军如今连奥运的末班车都搭不上了,你说怪谁

    4、张斌——“乒乓球”:作为后生晚辈的张斌因《足球之夜》
而成名,其评论的犀利、见解的深刻以及策划、运作的高超技巧成就
了《足球之夜》的盛名,使其真正成为了“球迷每周的节日”,而其
果断地抽身幕后操起制片人的营生也充分反映了他对于事业和人生的
深刻理解,淡出被人多所垢病的体育主持人的波峰浪尖向更深层次发
展使他得以立于不败之地。相信张斌必成大器。
    5、黄健翔——“男子篮球”:单就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而言,
篮球无疑是中国体育中的翘楚,就像黄健翔已经成为球迷心中普及率
最高的名字一样。他的异军突起得益于他解说的平民化特色,他的足
球评论区别于我们几十年一贯制的广播式解说,感情色彩的渗入使其
拥有了与普通球迷一样的心境,也使体育评论与广大球迷之间有了难
能可贵的互动。他的呐喊与球迷一起,他的喟叹与球迷一起,他的心
痛更与球迷一起。送给他的只有两个字:坚持,坚持自己平民化的风
格,继续做一个可以一块侃球的兄弟。
    6、刘建宏——“游泳”:当然这里的游泳是罗马世锦赛后的中
国游泳。仍然是广大体育迷注视的焦点,但辉煌却再不曾降临身边,
倒是有那不断的丑闻时时出现,兴奋剂就像中国足坛的假球、黑哨,
从刘建宏嘴里我们更多的是听到黑暗却看不见光明,刘建宏是令球迷
水深火热的“罪魁祸首”。偶尔也客串解说足球,其四平八稳的解说
风格,时时游离于赛场之外的超强“冷静”,还有那总让人觉得不够
真实的激动,这一切都像我们对于游泳的期待,或许会有所作为吧,
也或许不能。
    7、段暄——“网球”:常看国际足球集锦节目的朋友一定记得
他的声音,欧锦赛他也曾闪亮出镜赢得许多喝彩。有些诗意的语言是
他的特色,但欠缺激情的注入也是他的弱点,就像网球,它还没有深
入到人们的中间,他还有一些曲高和寡的味道,假以时日或许会好。
    8、张虹——“跳水”: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或许
很多人熟悉他的声音。他承担了央视体育大量专题节目的制作工作,
撰稿还有配音,独特的声音让人迷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文字。
简洁洗练处如跳水运动员舒展的身姿,潇洒的腾空,精准的入水,恢
宏大气一气呵成;优美动人处如跳水健儿眼花缭乱的翻腾,走板起跳
腾空,屈体团身转体,像天使作画似精灵舞蹈。对于大题材的整体把
握让人叹服,而对于细微处的精确描绘同样让人钦佩。对于他我可以
用尽我所有的赞美之词,就像我把同样的赞美送给我们无往而不胜的
跳水健儿们。
    9、宁辛——“手球”:中国手球的水平不可谓不低,而中国手
球运动员的年龄不可谓不老,在没有人注视的角落里他们顽强地生长
着。宁辛就像这手球一样。
    10、蔡猛、沙桐、李武军等——“橄榄球”:或许是因为国情的
问题,中国的橄榄球运动覆盖面的狭窄让人失望,就像蔡猛,他只能
解说乒乓球,专业而精彩,而当拉他出来应急些其他项目的时候,他
比观众还业余;沙桐则相反他好像样样精通也好像样样不通,混了个
脸熟,就像人们都知道有橄榄球这么个运动;李武军评论排球去了,
但总是结结巴巴地说不太清楚,其语音口齿的先天不足注定了他不太
适合主持人的工作,退到幕后或许好些。
    11、马昕、袁文栋、屈哲等——“藤球”:CCTV—5的播音员犯
错误频率之高堪称央视之最,其中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更让人难以容忍
,许多根本就不爱好体育的人在滔滔不绝着体育的新闻,就像那藤球
,让东南亚人民玩去吧,咱们搀和的什么劲?那夜偶得一梦:某人于
台长面前低语:上面介绍个人过来,请您安排安排。台长愠怒:CCTV
的活是人就能干吗?唉,没办法,那就让他到五套去当个播音员吧。
戏言,戏言,一梦而已。
    12、马国力——“围棋”:说到最后把领导捎上。1992年巴塞罗
那奥运会时马主任客串主持人,其早间专题可乐坏了中国人,其举重
若轻的主持风格也倾倒了许多人。做了领导之后行棋更加缜密,处事
更加沉稳,然而也有偶一失手的时候,对于国家级男子足球队转播权
的失落使央视败在了有线手下,堂堂超大台却播不了炙手可热的中国
男足的比赛,对于CCTV的形象损害也不容低估,但愿他能知错就改。
                        (御风天师)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