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8.29
【期号】= 2196
【标题】= 预防“信用陷阱”
【版次】= 03
【版名】= 专刊·广告
【作者】= 郑建祥 李玲玲
【专栏】= 街谈巷议
【正文】=
 

预防“信用陷阱”

郑建祥 李玲玲  (2000.08.29)

   预防“信用陷阱”
编辑同志:
    近日休假回家听到这样一件实事。一年前养兔专业户李某在销售
兔种中认识了外地贩子姜某并结为“朋友”。随后姜某手持5000元的
存单找到李某声称自己存款还差三个月到期,但现在又急等着用钱,
为此姜某把存单暂存李处向李某借得现金4000元。说好三个月后用高
息将存单换回。数月后李某见存单早已到期,但仍不见姜某的踪影,
赶紧拿了存单去银行取款。想不到竟引来银行工作人员的详细盘问。
原来自己的“朋友”早在半年前就办理了挂失提款手续。
    当前,类似上述这样的骗局时有发生。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利用农
民憨厚善良的心灵和防御意识差等特点以及贪图小利的思想引人上当。
    在这里笔者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明情
况下千万不要轻信别人,也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或“面子”滥用自己的
信用,防止五花八门的“信用陷阱”。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学法、懂法
、依法理财,特别要学习和掌握一些银行知识,以识破骗子的伎俩防
止上当。(东营区油郭乡政府  郑建祥 李玲玲)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