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9.06
【期号】= 2203
【标题】= 东营,我们共同的家园
【版次】= 05
【版名】= 黄河口导刊
【作者】= 陈谨之
【专栏】= 今日视点
【正文】=
 

东营,我们共同的家园

陈谨之  (2000.09.06)

   三峡移民的到来,又一次打破了黄河口的平静。从明初大移民到
40万石油大军的汇聚,短短几年间,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潮,催生出了
一座具有显著移民特征的现代化城市——
  东营,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报记者  陈谨之
    我们脚下是片神奇的土地。
    千年万载的黄土风雨兼程与母亲河的滚滚波涛一起莅临黄河入海
口,尔后冲入渤海,以每年几万亩的速度填海造陆。于是,黄河口就
成为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能够生长土地的地方。于是,在不同的年代,
人们从不同的地方,怀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希望,真诚地扑进她的怀
抱。
    黄河口数百年的移民史,其实就是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发展史。只
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同年代的移民潮留下的故事不一样罢了。
    □老槐树的故事有点痛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籍是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样的民谣,至今仍在黄河口传唱,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几乎
都能给你讲一段洪洞县老槐树的故事。传说明初来自山西的移民就是
在洪洞县城北的那棵千年古槐树下编队起程的,一根根长绳串起一队
队手臂被捆的移民,老树昏鸦目送断肠人流落天涯。你若不信,他们
还会举证说明,众多的黄河口人踏着黄土的双足小脚趾甲至今都是裂
成两瓣儿的。传说这就是先人们为了不忘家乡相约砍成的。
    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之初,由于连年的战乱,山东、河南地区
“北方郡县近城之地多荒芜”。黄河口地区经过几年的大乱,几乎到
了“庐舍荡尽,野无行人,百里不闻鸡犬声”的地步。
    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租税收入减少,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政
权来说,情况是十分严重的。为了改变残破面貌,增加财政收入,明
太祖朱元璋一方面免除赋税徭役,让农民得以休养生息;一方面采用
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办法来调剂劳动力的不足。
    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也就是从人多田
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的地方。自洪武二年(1369年)至永乐年间(
1403—1424年),先后有数批移民被安置到今利津、垦利、广饶三县
境域垦殖落户。据考,三县移民户大多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
和直隶(河北)枣强县集结而来,还有部分来自河南商丘、云南乌沙
卫。
    可以肯定的是,具有浓厚的家园意识的农民的迁移带有强制和悲
剧色彩。押送移民的明朝兵士被冠以“红头苍蝇”这一明显带有憎恶
感情的称号就是佐证。传说中,被迫迁移的农民被绑成一串,需要大
小便时要向押送兵士打报告,请求“解手”。于是,“解手”就成了
现代汉语中一个颇有历史渊源的词汇。
    当时人口的另一来源,是外来的盐民、盐商、灶户、逃荒户、逃
犯。垦利县许氏家谱记载,董集乡后许村的许氏居民,始祖乃为淄川
县紫草窝绅士,因从业盐卤差商,明洪武初年迁居宁海渔场(今胜坨
乡小宁海村附近)立籍。宁海乡纪冯村的纪氏居民,始祖为浙江杭州
府仁和县盐监,明初迁居利津县城西关,同年迁至大清河东岸建村,
督办丰国盐场事。胜坨乡皇殿村和董集乡的窑上盖、小官庄,其王氏
、盖氏,原籍东昌府临清州和滨州,迁此以烧窑、种菜为生,后渐成
村落。垦利县胜利乡的卞家、路家,是因逃荒避难,分别自博兴、章
丘迁此落户的。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此后,利津北洼及
垦利东部和东北部出现大面积黄河新淤地,土地肥沃、野生植物丰茂
,外地民众纷纷来此垦荒谋生,迁入人口日益增多。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宋金环等二十一户农民自河北省南皮县迁入垦利县荒洼处
定居,以垦荒、采集野禾为生,形成现西宋乡二十一户村。邻近寿光
、潍县、沾化、无棣等县贫困农民也纷纷前来垦荒种地,形成今垦利
镇、高盖、西宋等乡的某些村庄。今利津县集贤乡大部、付窝乡少部
都是那时迁入的移民户。
    从清末到民国初期,利津北部荒洼地带的散户移民日多一日。19
30年,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派遣国民党军队的孙桐萱部五十
九旅和赵心德部,来到利津进行军事屯垦兼带剿匪,他们强占散户移
民开垦之地,圈划新淤地分给官佐士兵。从此,在屯垦集中地出现了
“功劳兵屋子”等新村。有一部分群众佃租屯田,有些移民则在屯垦
田以外重新垦荒谋生。几年后,在屯垦集中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新的村
落(如王营子村),这是民国年间第一次较为集中的移民垦殖。
    1935年7月,黄河自鲁西鄄城林埠决口,水灾殃及菏泽、郓城等1
0县,数万灾民四处流浪,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为安抚灾民,组织鲁西
灾民4200人,每200人一组,划拨新淤地让灾民开垦耕种,当时有八
个大组较集中,后来建村名“八大组”,同时,还建立了一村、二村
……二十三村等。今垦利县永安乡一带村庄就是那时的移民地,此为
民国年间第二次移民。
    □军垦·农垦·石油魂
    1941年7月,中共渤海区党委以八大组为中心,建立了垦区工委
和垦区建立委员会。从此,利津东北部的垦区地带,成为人民的抗日
根据地。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奖励农民垦荒种田的政策和措施,一边搞
垦区建设,一边支援抗日战争,垦区成了人民的“粮仓”。敌战区的
贫苦农民和失业者多有前来定居,垦荒者骤增。据《垦区工作总结》
记载,从1941年7月至1942年5月,仅垦一区和垦二区,新增移民4000
余户,到1943年,垦区安置移民17000余户,人口84695人,安置垦荒
地34万亩,今天的垦利县就是那时候垦区的新建县。
    1944年8月利津县全境解放。解放区利津也有多次移民活动。194
9年,鲁西南遭受特大水灾,东平、梁山等县的受灾群众,持当地政
府签发的“灾民证”来利津落户垦殖。1950年,省政府组织东平、梁
山两县因水库建设需要搬迁的3000余人来利津四区(今付窝乡)落户
,1953年他们陆续迁往付窝乡以北大洼地定居,先后建立了义和、胜
利、卞庄、太平、三合等15个自然村。另有一部分群众迁往老爷庙附
近新建了小庙村。
    1951年,省政府组织梁山、长清、平阳等县及青岛、济南两市30
00余名移民相继迁来利津。1964年,安置地15村受海潮灾害,全部搬
迁,在“一千二”附近重建新村,命名为爱国大队和联合大队(今付
窝乡爱国村和联合村)。15村受灾后,原梁山、平阳、长清、青岛、
济南的移民大部迁返原籍,留居者甚少。
    透过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上述移民都带有明显的安置色彩,人
们的迁移实质上是对天灾的无奈。但是,他们的到来,却为这荒原带
来了些许生机。
    从1950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有理想、有知识的拓荒群体来到了
黄河口。1951年组建了济南军区农建二师,成立了国营五一农场;19
51年,华北地区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广北农场建立。之后,黄河,
渤海等大型农场也相继诞生。1957年,3000多名团员青年进军孤岛,
建起了共青团林场(后并入军马场);1961年国家外贸部在黄河口设
立农垦局;1963年济南军区孤岛军马场建立;1972年山东生产建设兵
团成立,大批知识青年涌入黄河口。经过50年的栉风沐雨,艰苦创业
,昔日的山东“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粮棉仓”,一代又一代的农
垦军垦人为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黄河口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移民潮却是发生在60年代。他们
的到来,最直接地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命运。
    1961年华8井完钻试油,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同年10月,
石油部决定华东石油勘探局队伍全部调至山东,与华北石油勘探处合
并,组成新的华东石油勘探局。1962年9月23日,营二井完钻试油,
获得高产油流。实践证明,黄河三角洲地下不仅有油层、有油田,而
且有全国少见的高产油田。
    为了在华北地区尽快拿下大油田,建设继大庆之后的又一个石油
工业基地,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党组于1964年1月21日给国家经委和中
共中央书记处报送了《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简要报告》。1
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石油部党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
告,并指出:“这是继松辽大会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会战”。根据
党中央的批示,石油部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石油企业
调来精兵强将,同山东原有的石油队伍会师,成立了华北石油勘探会
战指挥部和中共华北石油勘探局工作委员会。一场石油大会战宣告开
始。
    山东人,上海人,甘肃人,福建人,河南人,江苏人,浙江人,
东北人……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为了同一个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
一起来了。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荒原,他们发出了为祖国石油事业“献
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铮铮誓言。
    1969年11月,黄河口又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新移民。他们是北京石
油学院的师生们。从1970年元月起,北京石油学院改称华东石油学院
落户东营。
    在胜利油田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具有艰苦奋斗、热爱
石油教育事业传统的全院教职工,含辛茹苦,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为维系祖国第一所石油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又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
自己动手,在盐碱滩上建起了几万平方米的简易平房,办起了炼油厂
、机械厂、仪表厂和农场,初步解决了教学、生活、生产的需要。如
今的石油大学(1988年改名)已发展成为全国石油、化工工业高层次
人才的培养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000人,其中教授101人、副教授310
人。全日制在校本科、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7000余人,函授生
5000余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
    1983年10月,东营市的成立标志着黄河口移民群落到了大融合的
最高境界。
    极具发展潜力的黄河三角洲,又一次成了人们向往的“风水宝地

    一座移民城市的初创离不开大批移民,一个移民活跃的地区注定
是一个经济活跃的地区。
    为了吸引八方有志之士来东营创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
“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新一轮极具现代感的移民热潮
已初见端倪。
  □三峡移民,黄河口欢迎你们
    公元2000年8月26日,一个黄河口大喜的日子。
    150户611名三峡移民经历了四天三夜的期待,来到了他们渴盼已
久的新家——黄河入海口。
    副省长林书香,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军带着全省和全市人民的深
情厚意,亲自到临淄火车站迎接三峡移民。
    6时45分,移民车队一驶进东营市广饶县境内,欢迎新“老乡”
的乡亲们便点燃了喜庆的鞭炮,东营人民以传统的最高礼节迎接三峡
移民的到来。晚上,市领导石军、副市长张秀香又来到西营乡东营村
看望了移民,与他们共同品尝了来到新家后的第一顿水饺。
    为了做好移民的迎接工作,自去年9月份开始,我市上上下下尤
其是广饶县高度重视,多次进行研究,按照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的统
一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安置办法和措施。
    广饶县和市直有关部门,本着对上级负责,对广大移民负责的精
神,结合东营实际,将移民安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了重要
议事日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饶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论
证,确定将移民安置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较发达的井灌区9个乡镇3
9个村。他们从编制方案、宣传教育、制定政策到建造房屋、调整土
地、购置生活资料、与忠县搞好工作对接等各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
的工作。特别是在建房、调整土地等方面,省、市、县、乡在国家补
助资金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捐助活动
,为移民建起了较高标准的住房。目前,移民的居住环境及房屋质量
与档次均高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为移民新调整的土地也全部配套
了水电,成方连片,确保了秋种。我市的移民安置工作得到了国务院
三峡建设委员会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8月27日上午,广饶县为移民代表颁发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
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承包合同。
    东营人民的热情,打消了三峡移民的陌生感。移民到西营乡东营
村的谭安奎,一来到新家,左邻右舍就“扑”了上来,有的帮忙卸行
李,有的帮忙抬家具。老谭一身的疲劳和陌生感一下子就没有了。他
望着新房新床和新邻居无限感慨地说:“真是到家了,啥子都有罗…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美丽的黄河口才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压题摄影 高桦)
(附图片)
  各路石油大军会战胜利油田
  石油职工人拉肩扛,安装设备
  油田职工家属自己动手脱坯建“干打垒”
  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到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黄利平摄
  移民的后代深深眷恋着这方热土  黄利平摄
  垦荒人用自己的勤劳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年  黄利平摄
  昔日垦区崛起了新城  王文元摄
  在广饶县大王镇延集村“欢迎三峡移民手牵手心连心文艺晚会”上,
新村民周成云一首《好人一生平安》,博得了广大村民的阵阵掌声。
  延智  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