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9.05
【期号】= 2202
【标题】= 依托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河口区培植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胡友文
【专栏】=
【正文】=
 

依托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河口区培植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

胡友文  (2000.09.05)

   依托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河口区培植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
    河口讯 近年来,河口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
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实施产业化经营
,规模化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区畜牧水产业已逐步
发展成为河口区的支柱产业。1999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2448元,
较1995年增收516元,全区畜牧水产业实现产值4.66亿元,占全区农
业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在畜牧业发展上,根据市场需求,河口区着力发展食草畜,调整
优化畜种,在稳定发展鸡猪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牛羊兔生产,推
广肉牛育肥、小尾寒羊和波尔山羊繁育以及狐、貂等特色养殖业,通
过扶持发展畜牧小区、专业村户、养殖场、畜草种植、饲草氨化加工
等综合措施,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太平乡南楼村发展小尾
寒羊1500只,人均达到了2.5只,一只小尾寒羊年收入达1000至1500
元。老百姓从养羊中尝到了甜头。目前,全区已发展专业大户1091个
,建成畜牧小区和示范村36个,大牲畜存栏达3.82万头,猪、羊17.3
万头(只),去年,全区畜牧业纯收入达7200万元,人均980元,今
年,全区畜牧业纯收入可达1100元。
    在水产业上,河口区改变过去传统的捕捞养殖模式,大力实施浅
海护养、滩涂开发,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名、优、特海产品养殖,文蛤
、香海螺、鲈鱼、活沙蚕、蟹等鲜活海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全区25
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出现了新的滩涂开发热,沿海群众采取合资、独
资、股份制、联合体等多种融资开发形式,全区开发滩涂面积在1000
亩以上的养殖大户就达80多家,并建成360多个股份合作滩涂开发联
合体。新户乡农民张桂华利用200亩虾池暂养文蛤获得成功,亩增效
益超过了1000元,今年,他又与无棣客商合资承包滩涂2万亩养殖卤
虫,在他的带动下,全区卤虫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远洋捕捞实现新
突破。仙河镇海星公司、孤岛镇等投资1200万元建造了4对300马力远
洋捕捞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淡水渔业实施名优特养殖工程,
全区4.2万亩淡水水面的利用率超过了一半,养殖对虾、河蟹、大银
鱼、河蚌等。投资淡水养殖的河口农民同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青年农民胡宏投资180万元承包四扣水库搞河蟹养殖,年收入达100多
万元。目前,全区海水养殖面积达25万亩,发展贝类护养面积57万亩
,其中增养殖面积13.3万亩。(胡友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