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09.09
【期号】= 2206
【标题】= 情系乡下娃
【版次】= 03
【版名】= 专刊
【作者】=
【专栏】=
【正文】=
 

情系乡下娃

  (2000.09.09)

   情系乡下娃
    日前,利津县盐窝镇黄村小学二年级学生赵艳玲又见到了日思夜
盼的王庆臣叔叔。拿着王叔叔送来的300元帮扶款和书包文具,小艳
玲激动地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艳玲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她的父亲因精神受刺激失去了劳
动能力,母亲又患了心脏病,家庭的贫困使小艳玲刚进校门就面临失
学的危险。1998年9月,市交通局的王庆臣带着城里的支教队来到了
盐窝,听到小艳玲的情况后,王庆臣第二天就到艳玲家做了走访,与
她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年拿出300元钱资助她。当了解到还有许多孩
子因家贫不能上学时,建立助学基金的想法在他心里产生了。他向局
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大力支持,很快筹资1.8万元使60名特困生重新获
得了学习的机会。在王庆臣的带动下,市交通局稽查支队的11名同志
与支教队其他三人一起与14名特困学生结成了常年帮扶对子,直到他
们完成大学学业。说起支教队的好人们,盐窝镇的父老乡亲不能忘记
:十南学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一出校门就是烂泥塘,是支教队协调
资金30万元修起了3000米的柏油路,不但方便了孩子们上学,也大大
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盐东小学年久失修,雨季无法上课,又是支
教队与村里共同投资38万元建起了盐东希望小学。一桩桩一件件,群
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说:没有这些好心的城里人,哪有咱乡下
娃的今天。
    支教队走了半年多了,但关爱学生的心却没有走。这不,教师节
前夕,支教队队长又和支教队的同志们来到了盐窝,带来了捐助金和
学习用品,把爱的阳光洒向了孩子们……
          (本报记者)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