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11.09
【期号】= 2256
【标题】=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步伐的几点体会
【版次】= 03
【版名】= 专刊
【作者】=
【专栏】=
【正文】=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步伐的几点体会

  (2000.11.09)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步伐的几点体会
    田吉海
    近年来,东营区始终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氛围。调动
群众的积极性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实施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该区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氛围,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始终抓住宣传发动不放松。广
泛通过算账对比、典型宣传、组织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使群众认识
到常规农业与现代高效农业在经济收益上的巨大差异,从而自觉转变
思想观念,变“要我调”为“我要调”,积极主动地加入产业结构调
整的行列中。如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深入人心,广大群众把产业
结构调整方面的宣传活动,当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近
几年来,年年都搞科技下乡、上门指导、集中培训等活动。
    二、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名优特品种,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
构。东营区依据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确立了发展畜牧、瓜菜、果桑
、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几年来,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农业产业结构
由单一的粮棉生产逐步实现了多样化、优质化的转变,畜牧、瓜菜、
果桑、水产等高效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
在稳定猪、鸡生产的基础上,强化节本增效,突出抓好食草型畜禽,
重点组织好“两羊”和“两牛”生产,同时,加大名优特品种的引进
、繁育和推广工作力度,1995年以来,先后引进了30多种名优特畜禽
品种。2000年上半年,全区肉蛋奶总产达到了1.9万吨,波尔山羊纯
繁296只,总数达到了500多只,产一代杂交羊3260只,食草牲畜占牲
畜总量的比例达到了30%。瓜菜业,坚持露天菜和大棚菜并举,努力
实现反季种植与露天栽培双增双扩,注重引进名优品种和适用科技,
提高质量,改善品质。近年来,先后引进了以色列微滴灌、高效温室
大棚栽培等20多项高新技术以及以色列141西红柿、太空椒种等40多
种名优品种,并组织了乡镇党委书记赴以色列、荷兰、法国等农业技
术发达的国家进行了参观考察。今年以来,全区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
6万亩,蔬菜大棚发展到8500栋,大蒜1.2万亩,圆葱7000亩,蔬菜总
产量达到12.7万吨。果桑业,坚持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以经济林为主,突出发展桑蚕生产和冬枣种植。桑蚕生产,注重加
强管理,提高产出效益。
    三、突出重点,膨胀规模,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该区
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按照“一乡一业或几乡一业,一村
一品或几村一品”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形成规模
优势,扩大市场影响。畜牧业是该区的优势产业,也是各乡镇普遍大
力发展的产业,该区本着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原则,以正农高科技
农业示范园为中心,建立了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基地,带动全区畜牧
业的发展。蔬菜生产,根据所需立地条件、浇水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已初步形成了南菜北藕的生产布局。
    四、积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近年
来,该区围绕主导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培植
和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规模较大、辐射面较广、带动能力
较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已建起
正农高科技农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区畜禽良种场、区供销社蔬菜综合
加工厂、胜利镇河蟹育苗场、胜青菌业有限公司、史口镇供销公司、
龙居乡烘茧站、西范乡烘茧站等农业龙头企业8个,通过龙头企业连
接基地6.5万多亩,带动农户2万多户。逐渐改变了农业生产由过去的
单一粮棉初级加工向畜牧、水产、蔬菜、桑蚕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贮存、销售转移,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壮大,
还使得农户与基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初步形成了市场连企业、企业连
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模式,真正发挥出了“建一个龙头,
带一项产业,兴一方经济”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区委)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