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12.01
【期号】= 2275
【标题】= 让助学贷款热起来
【版次】= 02
【版名】= 黄河口导刊  新时尚
【作者】= 袁玲
【专栏】= 商海观潮
【正文】=
 

让助学贷款热起来

袁玲  (2000.12.01)

   让助学贷款热起来
    自8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明文电报公告要求各商业银行积极开办
助学贷款之后,新的助学贷款办法为国家助学贷款得以顺利实施奠定
了基础,切实解决了部分生活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受到学生、家长
和高校的欢迎,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
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各级舆论宣传上只注重对贫困学生的支持,而对新助学贷款
办法本身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部分高校师生、家长对助学贷款政策
理解有偏差,误认为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困难学生,贷款可以少还或
不还,甚至少数家长认为贷款后只还本不还息,国家给全部补息;高
校则认为助学贷款是国家要求的,商业银行可以申请核销,银行本身
无风险。从而,银校双方合作时,校方提出贷款额、贷款对象等由校
方决定的要求,致使助学贷款开办起来不畅通。二是作为商业银行而
言,由于受内部信贷管理体制的约束,特别是当前实行的信贷责任人
制度,谁贷款谁负责,出现呆滞呆帐责任自负,所以,对助学贷款的
发放对象到期能否还款担忧大,加之贷款利率低,手续繁琐,涉及有
关部门的政策兑现和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对此积极性不高。由于学
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致使各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时,对好院校、好
专业的学生感兴趣,对其它专业特别是毕业后就业难度较大的院校学
生只能望而却步。三是受当地财政部门对困难学生贷款贴息标准迟迟
不能确定的影响,贷款发放过程中出现等待观望现象。四是目前各商
业银行均已开办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业务,而院校及学生却对其不感
兴趣,只关注国家贴息贷款,致使助学贷款业务开展迟缓。
    鉴于以上情况,除社会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系统的国家助学贷款贴
息办法,以及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外,银行方面也要主动向社会做好
宣传和解释,同时也要从支持教育事业的大局出发,积极完善各种措
施办法,开办多种多样的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为
社会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袁玲)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