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0.12.01
【期号】= 2275
【标题】= 垦区名医——曹同山
【版次】= 01
【版名】= 黄河口导刊
【作者】= 刘宪亮  张振坤  张景智
【专栏】= 今日视点
【正文】=
 

垦区名医——曹同山

刘宪亮  张振坤  张景智  (2000.12.01)

   垦区名医——曹同山
    刘宪亮  张振坤  张景智
    走进垦利县永安乡,问起曹同山的名字,凡30岁以上的人,几乎
无人不知,几乎很少有人没被曹同山医治过。数十位老人都给我们讲
过这样的话:“那时候,只要曹大夫说这病他能治,那一定有希望;
要是曹大夫说他治不了,那就没大指望了。”
    曹同山,1907年出生在寿光县曹家辛庄村,叔伯兄弟排行老四。
他的家人世代为农,虽然祖祖辈辈辛勤耕作,但仍过着食不裹腹的日
子。少年时期的曹同山是伴着社会的动乱、生活的艰难和父辈的愁苦
长大的。家里穷,根本没钱上学,从五岁开始,为了糊口,他就跟着
大人下地劳作,直到长大成人。
    1930年,23岁的曹同山早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谋生,他来
到青岛,经人介绍,在东镇八马路王姓中西药铺给人做饭。王曾留学
苏联,医学专科毕业,回国后开了这家药铺,挂牌行医,并收了七名
徒弟。王姓中西药铺因为王大夫医术高明、擅长外科,又待人热情,
当时在青岛颇有名气。天性好学的曹同山看到王大夫的徒弟都是年轻
人,每天听先生讲课、实习操作,生活充实,他的心里很是羡慕。求
知欲的驱使,曹同山一有空就试探着去听王大夫讲课。看学徒生实习
。王大夫见曹同山如此好学,没有责怪。就这样,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仅靠眼看、心记,曹同山已经懂得了不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医
疗技术。
    1932年春的一天,王大夫的一个徒弟在为病人打吊针,但几次都
没有成功,王大夫提出让曹同山试试。凭着细心又大胆,曹同山竟“
一针见血”,立刻成功。王大夫非常高兴,拉住曹同山的手亲切地说
:“我看你人厚道,爱学习,有志气,你就跟我学医吧,我不收你的
学费。”这正是曹同山梦寐以求的,他立刻跪倒拜师,从此,曹同山
走上了医疗道路。
    旧时学医绝非易事,一般的也要学五到七年的时间,凭着勤奋好
学,凭着吃苦耐劳,凭着坚强的毅力,曹同山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学
徒,经先生允许,开始独立行医。他先是在益都开了个药铺,后来在
家乡、垦区八大组、沾化县义和庄、利国等地流动行医。所到之处,
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欢迎。
    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烽火在全国燃烧起来。八
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开赴山东抗日战场,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当时
,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就活动在曹同山的家乡——寿光一带。八路
军铁的纪律、武装群众、积极抗日、打击日伪的所作所为,深深打动
了曹同山的心,他也积极参加了抗日工作;为抗日军民看病治伤,成
了没有参军的“军医”。
    1938年底,日寇加强了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国民党顽固
派假抗日、真反共,也多次与我抗日军民发生磨擦。中共山东分局和
八路军山东纵队作出了中共清河区和三支队向小清河以北地区发展的
决定。三支队九团团长赵寄舟、政委岳拙园了解到曹同山曾在鲁北垦
区八大组一带行医,熟人多、情况比较熟悉、就派营长王本皋秘密找
到了曹同山,动员他再回八大组,明为行医,暗为八路军侦察了解情
况,探听消息,特别是掌握盘踞在八大组的民团武装联庄会的人数、
武器装备、碉堡设置情况和周围土匪活动情况。曹同山愉快地接受了
这项艰巨的任务。
    1939年春节刚过,曹同山带着家人来到八大组,为了顺利开展工
作,他自己出钱,在八大组十字街口买了四间房子,开起了中西医结
合的药铺诊所,这是当时垦区唯一的一所药铺诊所,又能治疗外伤,
来看病的人自然很多:有当地百姓,有韩复榘的老兵,也有周围的土
匪。为了掌握情报,对所有的病人,曹同山一律热情对待,很快,他
在八大组站稳了脚根。
    一个偶然的机会,曹同山结识了八大组民团武装联庄会的头子刘
某,刘某见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中医西医样样精通,为显示自己
好结交能人,刘某隔三差五就到曹同山的药铺诊所来走一趟,还向曹
同山介绍认识了当地土匪撸叶子(耿文俊)等,这正是曹同山的意图
,闲谈戏语中,说话者夸夸其谈,听话者细心留意;为了显耀权力,
刘某带曹同山到联庄会的碉堡工事中参观,耿文俊也在自己的老巢宴
请曹同山。就这样,曹同山很快摸准了情况,并很快把情报转交给组
织。
    1941年1月8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九团奉命来到垦区,根据
曹同山的情报,八路军占领了八大组,迫使联庄会缴械投降,并扣押
了部分联庄会员。经过教育,让他们找保释放。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
,九团团长赵寄舟特意安排,由曹同山出面,以当地名医的身份联系
了部分群众,将被扣押的联庄会员保释,这一举动,曹同山在八大组
一带的名气更大了,尤其是包括刘某在内的被保释的联庄会会员们,
视曹同山为救命恩人,对他是言听计从。
    八大组解放以后,曹同山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考虑到更好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组织上做了他的工作,暂不入党

    1941年8月,中共清河区党政军机关及三支队主力在许世友、杨
国夫、景晓村、李人凤等领导的率领下,开赴八大组,垦区抗日根据
地正式建立。考虑到各项工作都需要发展,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更有
发展的必要,新成立的垦区工作委员会的范科长找到曹同山,建议将
曹的中西医药铺诊所扩建成医院。但曹同山认为,人员缺少,资金困
难,设备奇缺,办医院条件不足,只能办一个中西药房。于是,在垦
区工作委员会和垦区建设委员会的协调下,集资4000元,又发动群众
入股。曹山同亲自去胶东买下了一个关闭的药房,用船把药品、药橱
及部分医疗器械从海上运回八大组,以曹同山个人的名义开办起了永
安中西药房。从此,垦区有了第一家初具规模的药房。
    永安中西药房挂牌于1943年,这年正是日寇对我垦区抗日根据地
扫荡最严重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日寇发动了六次大扫荡,我垦区军
民积极投入到反扫荡战斗中,自然,伤亡人数在急剧增加。这可忙坏
了曹同山,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曹同山随叫随到,有时候一个手术
刚做完,已是深夜了,又有伤员下来,曹同山来不及休息,又投入紧
张的救护中。这时,抗日军民亲切地称他为“曹医官”。
    八大组一带自1941年开始,除日寇扫荡所占的短时间外,一直是
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大后方。这里民风朴实、政治环境安定,这
就成为永安中西药房迅速发展的良好土壤,药房很快发展到拥有医护
人员20余人、固定资产一万多元的规模。药房医药功能较为齐全,除
诊病服药,还能治疗外伤、接生、打针、换药,并能做简单的外科手
术,再加上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服务周到,深受群众的信任。因此,
这所药房成为垦区的一个医疗中心。
    建国以后的七年间,曹同山遵照组织要求,继续在八大组开办永
安中西药房,他每天都是亲自坐诊。从四乡八邻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
不绝,都要排很长的队。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凭着医生高尚的责任
感,曹同山对每一个病人都认真、细心地诊断用药。对家庭困难的病
人免收一切费用,对确难解决诊断治疗的疑难病症,他实话实说,治
则愈,治不了就请病人去大医院诊治。当时的百姓对曹同山的医术非
常推崇,说他一眼就能看出病人有无治愈可能,私下里称誉曹同山为
“曹一看”。
    1956年,人民政府在永安中西药房的基础上,组建永安人民医院
,任命曹同山任副院长。年已半百的曹同山身感身上担子的沉重,一
有时间,他就认真查阅中外医学书籍,活到老学到老。他常说:“医
生不能仅凭着过去的经验,他应该多学点东西,这才能对得起病人。
”通过学习,曹同山的医术更高明了。
    1965年的一天,永安村的张某三岁的儿子忽然大叫肚子痛,很快
,小孩四肢发软、休克、口吐白沫。张某把儿子送到医院,值班医生
难以诊断。半夜时分,值班医生叫起了已睡下的曹同山。曹同山二话
没说,寒冷的夜里连件厚衣服都没穿就赶到值班室。经过诊断,孩子
患的是尿路结石,在曹同山的带领下,医生护士投入紧张的抢救中。
孩子得救了,年已58岁的曹同山却得了重感冒。
    1968年,几十名红卫兵,打着“打倒反动权威”的旗号把正在给
病人看病的曹同山拖出医院,戴上高帽子在八大组大街上游斗。这可
惹怒了当地的群众,上千名群众一涌而上,抢下了曹同山,赶走了“
红卫兵”。谁料想,这帮人竟到垦利、广饶、北镇等地拉来了上千名
不明真相的“红卫兵”,手执棍棒,气势汹汹地赶了过来。他们大叫
着:“打不倒曹同山势不罢休!”消息很快传到八大组,当地群众首
先把曹同山藏到离八大组十华里外的兴隆村,然后,派十几位青年骑
上快马向四乡八邻的群众报信。
    “有坏蛋要来打斗曹同山啦!”一句话惊动了上万名群众,东至
下镇21村,西至永安一村,南到东营辛店,北到黄河大坝,亲传亲,
友传友,12000多群众涌到八大组。“红卫兵”要“揪曹斗曹”,群
众要“保曹”。“红卫兵”一见十倍于他们的群众,只好望风而逃。
    曹同山被热爱他的群众的行为感动地热泪盈眶,他暗暗下了决心
,一定更加努力地为百姓看病,把百姓做为自己的亲人。他是如是说
的,也是如是做的。60多岁的他仍然坚持每天为群众看病,有时候要
步行十几里到群众的家中,此时,他已浑身是病,低血压,脊椎病经
常让他疼痛难忍,但他仍不休息。直到1973年,66岁的曹同山才退休
回原籍。
    1989年,这位垦区名医病逝在垦利县西宋乡他大儿子的家中。
    结束了采访,我们为曹同山这位垦区名医的事迹所感动。他,一
生多次要求入党足见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他为垦区抗日根据地特
别是垦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无愧为垦区人民爱戴
的好医生。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