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01.03
【期号】= 2302
【标题】= 利津县  开“民情通道”  架“连心桥梁”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胡伟 薛山 孟宪忠
【专栏】=
【正文】=
 

利津县  开“民情通道”  架“连心桥梁”

胡伟 薛山 孟宪忠  (2001.01.03)

   利津县
    开“民情通道”  架“连心桥梁”
    利津讯 利津县针对过去干部群众之间沟通较少,群众意见、建
议反映不够及时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实际问题,群众高兴地
说:“咱们的真心话坐上了‘直通车’,老百姓的事驶入了‘快车道
’啊!”。
    “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该县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并实行
“一联三”制度,即县五大班子成员按照分工每人分别联系一个乡镇
、一个县属企业、一个私营企业。他们经常进村入户,了解群众的实
际困难,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去年以来,五大班子领导已围绕基层工
作职责写出调研报告60多篇,协调资金近亿元,解决各类问题300多
个。为让县直一些部门的干部“下”得去,基层的情况摸得准,该县
组织了农村政策法规“千人宣讲团”活动。从县乡机关中抽调了1100
多名干部,深入全县509个行政村,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
形式,了解村情、民情,从而有针对性地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截至
目前,全县已宣讲45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近20万人次,征求到意见
和建议共700多条,大部分得到了答复或解决。
    为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该县在县乡
干部中开展了“一助一”结对子活动和乡镇干部中开展了“记民情日
记”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共捐助款物价值达70多万
元、协调资金120多万元,17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310多户
农村特困户走上了致富路。在“民情日记”活动中,要求乡镇干部人
手一册“民情日记”,无论是开会或者下基层,只要是碰到群众的困
难或问题,就立刻记下来。久而久之,日记记得多了,民情也掌握得
透了。小小的“民情日记”成了乡镇干部农村工作的“晴雨表”、处
理棘手问题的“百宝囊”。
    为有效地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化解一些不稳定因素,该县还建
立了“大调解”新格局。在完善领导干部包案制、“五长联合接访”
制的基础上,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实行了“一岗双责”制,每个县级领
导干部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和乡镇的信访问题;在乡镇实行集日联合接
访制,每逢乡镇驻地大集,由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信访、司
法、公安等部门参加,公开联合接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化
解矛盾纠纷;在农村干部中实行“定时定点”办公制,在规定的日期
,由村两委班子成员、乡镇包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固定场所集中处
理村内事务,听取群众意见,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定因素。领导干部下
去了,民情、民意上来了。“民情通道”成了联系干部群众的“连心
桥”。
      (胡伟 薛山 孟宪忠)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