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01.01
【期号】= 2301
【标题】= 曙光照耀黄河口
【版次】= 12
【版名】= 新世纪特刊  人世间
【作者】= 舒立海
【专栏】=
【正文】=
 

曙光照耀黄河口

舒立海  (2001.01.01)

   曙光照耀黄河口
    ○舒立海
    还记得几年前,上石油大学的表弟带着一位海南籍的同学到我家
来玩。席间,我问他的同学为何不远万里考到这黄河口来上学。他说
:报志愿时,看石油大学在黄河入海口,猜想那儿一定是一个风景优
美、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地方。结果一来,特让他失望。坐在一旁
的我,见人如此品评黄河口,心里特别难受。我为圣洁、美丽、富饶
的黄河口鸣不平;我为东营——这座黄河三角洲上新兴城市的默默无
闻而伤心。
    表弟同学的话促成了我的一次黄河口之行。对一个在黄河口出生
、喝黄河水长大又工作在黄河口的人,一个视黄河口为母亲的人,没
有什么比轻视它更刺激我的了。
    不会忘记置身于黄河口地区也是中国东部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
芦苇荡时的情景:成熟的芦苇随风起伏,如大海中翻腾的银色波涛;
黄的苇叶、白的苇穗,满天飞,形成“芦花飞雪”的壮丽景象。
    不会忘记第一次站在黄河口令人激动与兴奋的一幕:当万里跋涉
、冲破群山万壑的滚滚黄河水奔涌入海,真切地让人领略到“黄河入
海流”的壮观;大海敞开博大的胸怀、伸出热情的双手紧紧拥抱着远
归的孩子。习习海风掀起层层细浪诉说着对黄河的深情。黄河水挟带
的黄沙,在河海交汇处沉积,使这里成为中国惟一“生产”土地的地
方。茫茫沧海竟成桑田,站在新生成的处女地上,你会感受到“造物
主”的神奇与非凡。
    黄河口之行了却了我的心愿,但表弟那位同学的话依然在耳边挥
之不去,心情并没因了却了一件心事而轻松。黄河口美丽富饶、雄浑
壮阔的景象是我的拙笔所表达不出的。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一员,这
里有数百万亩农田、近千万亩浅海与滩涂、二百八十万亩全国少见的
优质宜牧草场;这里鱼、虾、蟹、贝类繁多,号称“百鱼之乡”,是
我国著名海产“东方大对虾”的最大产卵区;这里油气富集,钻塔密
布,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即坐落于此;这里有天鹅湖、凤凰
城,有全国最好的公路……
    黄河口有这样好的地理位置,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要纠正
那位海南籍学生的偏见,我的底气并不足。确实,黄河口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但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与劣势:有河,却无内河航运;临海
,却无优良的港口,无法与更广阔的世界相联系;过分依赖石油这一
单一资源,没有形成完整、雄厚的经济体系;城市基础设施还不配套
,科技、信息、人才、教育等方面还不发达;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长
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等等不足,使黄河口一直处于默默无
闻之中。我不是一名专家,也不是学者,但就我有限的知识,我知道
:世界著名的江河,其入海口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不说国外,国内
长江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无一不是繁华都市。什么时候,东营也
能成为黄河三角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奔腾东流的黄河,在入海口处缓缓入海,默默无声,她阅尽黄河
三角洲的沧桑。对她而言,那一切空洞的赞歌,那一切矫饰的颂词,
都显得那么多余与苍白;但我却分明听到她无声地呐喊。流淌几千年
的河水,默默期盼了几千年。
    如今,黄河又到了一个新世纪的门口,新世纪照耀黄河的第一缕
曙光就要从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升起。八十年代以来,勤劳、智慧
、勇敢的黄河口人已使黄河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三角洲已
焕发出勃勃生机:昔日土地贫瘠的三角洲已成为沿海地区引人注目的
一片热土;往日人迹罕至的黄河口,如今逐渐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到
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去创业,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选择;一座现
代化的城市开始崛起在黄河口。伴随“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
热潮,黄河口的开发与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海港、高速公路、建设中
的利津黄河大桥,为黄河口又插上了一羽腾飞的翅膀。日新月异、突
飞猛进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联合国资助优先发展黄河
三角洲,山东省已将东营作为建设“海上山东”的重点之一。展望二
十一世纪,黄河三角洲必将迎来早应属于它的繁荣和辉煌。
    黄河三角洲——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写下这一行字,充溢在我
心间的是一种难抑自豪;东营——这座年轻而激情的石油城,是一只
浴火的凤凰,我们期待着你在新世纪高高飞翔!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