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02.07
【期号】= 2326
【标题】= 五龙夺珠 申奥进行时
【版次】= 08
【版名】= 黄河口导刊 五环旗
【作者】= 许基仁
【专栏】=
【正文】=
 

五龙夺珠 申奥进行时

许基仁  (2001.02.07)

  五龙夺珠 申奥进行时
  北京 应该让掌权的人知道“北京很好”
  在5个申办城市中,感觉好像是北京排在第一。其中的原因之一
是我们爱听北京的好话,也听得比较多、记得比较牢,没有人愿意当
面说别人丑。
  不过,北京处在领先集团却是毫无疑问的。北京的申办工作与城市
发展和设施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很坚决,因而竞
争力很强。但北京急需要做的事情是要让外人尤其是有投票权的委员
知道“北京很好”。尽管外国人都说“北京很好”,但他们的心里想
什么却未必知道。据北京奥申委外事官员介绍,外国人对北京其实很
缺乏了解,甚至不止一两个人认为北京还在使用很多手摇电话。如果
委员也有这种误解,那我们怎么能指望他们会把票投给一个打电话还
用手摇的城市?
  巴黎 有一个致命“死穴”
  按照德新社的逻辑,接着应该关注一下北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巴
黎。在去年8月2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巴黎、大阪、多伦多和伊
斯坦布尔入选申办城市后,宣布了执委们给各城市申办问题报告的打
分,北京是7—8分,而巴黎为8—9分,暂时领先北京,其余城市相对
得分较低。法国的体育成就是5个竞争者中惟一能与中国相抗衡的国
家。巴黎,几乎没有什么弱项。人们也相信,一旦巴黎获得申办胜利,
浪漫的法国人会给世界带来一个惊喜。但它也有“死穴”,却不是它
本身的过错,那就是委员们是否愿意让欧洲连续办两届奥运会。
  当年当所有人都认定奥运会应该返回她的故乡雅典去庆祝百年华诞
时,委员们却选择了亚特兰大,可见“申办游戏”并没有一定之规,
巴黎的“死穴”也能解。
  大阪 44年后重返日本并不过分
  巴黎的弱点却恰好是大阪的强项。尽管“21世纪是亚洲世纪”的
预言已被亚洲金融风暴所吹散,但奥运会20年后重返亚洲,44年后重
返日本应该不是过分的要求。
  大阪在政府和民众支持、环保、电信、场馆、财力等方面都有优
势,他们提出的要在两个人工岛上举办比赛也异乎寻常地别出心裁。
大阪是一个诞生  著名商标的地方,金钱也许能造就一个金碧辉煌的
2008年奥运会。但大阪也有“死穴”,那就是日本的竞技水平偏低。
在最近20年的6届奥运会上,东道主的金牌数至少超过十枚,委员们
愿意打破这个传统吗?
  伊斯坦布尔不过是伴娘
  伊斯坦布尔的申办王牌是“让奥运会在欧亚大陆举行”。在冷战
结束、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今天,强调这种地理上的独特性已不能
再打动人。实际上在确定申办城市时,伊斯坦布尔入围已有浓烈的照
顾成分。尽管伊斯坦布尔奥申委官员宣布有21个项目的比赛将在相近
的两大赛区举行,并有足够的钱建造奥运会设施,但这个城市看来只
能是申办揭晓典礼上的“伴娘”。
  多伦多 北京和巴黎的不安因素
  让北京和巴黎感到不安的是北美城市多伦多。如果委员们出于无
知和偏见放弃了北京,出于守旧和固执疏远了巴黎,那么他们就会把
票投给多伦多。
  提起多伦多,似乎没有什么东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只记得它的电
视塔高度曾是世界之最。但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离多伦多只有两个
小时的车程,这是一个不去会永生后悔、去了永不后悔的天然美景,
其慑人心魄的震撼力并不亚于长城和卢浮宫。对于那些想借助奥运会
顺道旅游的人来说,他们会偏心多伦多。 (许基仁)
(附图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