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02.01
【期号】= 2321
【标题】= “洼地”源于环境好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张松
【专栏】= “回眸招商这一年”系列综述(3)  中国人寿杯头条新闻竞赛
【正文】=
 

“洼地”源于环境好

张松  (2001.02.01)

   “洼地”源于环境好
  本报记者 张松
    自然界里,有个极其平常的现象:水,总是向低洼的地方汇聚。
哪怕是再平整的地方,也可能有水的存身之地。
    套用过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事实上从来
就是这样,哪里的政策优惠,哪里的环境宽松,哪里的服务优质,投
资者就会到那里慷慨投资,人才、技术和信息随之也就流向那里,那
里就能乘势而上,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所以说,这个“洼地”
的诱人、宜人与否,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趋向,同样也直接关系着当
地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差,两者是成正比的。
    一年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招商引资工作能否大见成效,关键就在
于是不是营造出一个能吸引外来投资者的理想“洼地”,一个拴心留
人、适宜投资者事业发展的环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对此的认识
是尤为深刻的:招商引资是东营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地方经济实力得
以壮大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当前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责任,更是解决
我们面临许多现实问题的根本,事关东营的现在和未来,事关全市人
民的切身利益,只能势在抢先,背水一战,已经别无选择!人们更应
该清楚:要实现招商引资的顺利开展,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搞好投资环
境建设。没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投资者不愿来,即使勉强来了也不
会留得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人,不能也不允许
有丝毫的懈怠!
    审视过去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不难发现这种思想观念确实贯穿
始终。或许,有些人并不完全了解,早在酝酿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
之前,市委、市政府就着手参照外地的成功实践,制订符合我市实际
的投资环境建设规定性文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几经讨论修
改,疑聚着集体智慧和创新精神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在全市招商引资
工作动员大会召开的同时,也以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文件公诸于众。
《东营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及有关暂行规定,明确了外来投资者
在税收、收费、用地、人才引进、落户等方面享受的优惠,还实行了
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特别是《关于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实施意见》的及
时出台,对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批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对外来投资
企业检查和管理行为、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环境
、加强对招商引资的宣传教育工作等,作出了较为详尽、可操作性很
强的规定。与此同时,市里专门成立了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外来投
资者投诉中心及一站式服务大厅;市直有关部门则按照自己的职权范
围对如何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庄严承诺,公开了办事程序和具体
内容,设立起约束干部职工的“高压线”。市里的主要领导多次强调
:改善投资软环境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谁要是因为死守条条框框、死
抱着权力不放而影响了招商引资大局,侵害了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就首先搬谁的位子、砸谁的饭碗,决不心慈手软。……一系列措施
的实行,使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很快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有了一个
令外来投资者感兴趣的环境。
    这其实是一个并不难懂的道理。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告
诉我们,建设一个好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是正确处理眼前
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最好体现,是一次重大利益
、权力关系的调整。这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者每个人都是一次
严峻的考验。
    置身这样的境地,任何部门和个人不能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
行调整定位,也不能不改变已经难于与形势融合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方
式。市公安局向全市公安民警提出,“只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
各项政策,不准从中作梗,顶着不办;只准超前主动服务,不准相互
扯皮、刁难;只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准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只准排忧解难,不准拆台设障”。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对外来投资
者或企业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在确保质量的
前提下,提前1—2个月审结。东营区举办了改善投资环境千名执法人
员培训班,考试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离岗培训,还开展了声势浩大
的打击“五霸”行动,一次就从严处理了24名“霸头”,有效地治理
了社会环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河口区对利用职权,向外来投资者
吃拿卡要的有关人员,分别给予了严厉的党纪政纪处分,以严明的纪
律来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更能引起震动的是,去年6月,针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
苗头性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开展一次大讨论,认真回答
五个问题:加快富民强市不借助外力行不行?借助外力不搞招商引资
行不行?招商引资不创造良好的环境行不行?创造良好的环境不顾大
局行不行?不严肃查处影响大局的人和事行不行?通过一个多月的大
讨论,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过去,因为没有良
好的投资环境,缺少到位的服务,许多既大又好的项目与我们擦肩而
过,留下了后悔和遗憾,现在,我们不能再继续那么想、那么办,不
能再给子孙后代留下那样的后悔和遗憾!
    在这种责任的驱使下,全市的投资环境有了根本性转变。主动服
务的多了,被动应付的少了;急投资者所急、设身处地为外来投资者
着想的多了,消极怠工、蛮横刁难的少了;做事从招商大局出发的多
了,为小集体谋利益的少了……东营经济开发区、市规划局在三洋电
子项目的引进过程中,抽调精干力量,全程、全方位,提供了优质服
务,项目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落户东营,很大程度上是外商看好了东
营的软硬环境;在市招商局和县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所有与审批项目
有关的部门都安排了专人,现场办理有关手续,“只要项目定了干,
一切手续我们办”,成为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而“您来投资请放心
,这里温馨似家园”的承诺,则让外来投资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市直和县区的执法部门,转变以往的执法方式,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
招商引资定措施、抓落实,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不仅如此,市
里还建立起市领导与外来投资者定期对话座谈制度,及时了解他们对
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仲秋节、圣诞
节市领导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与外来投资者举行联欢活动;有的
外来投资者还被市领导邀请到家里做客。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外来
投资者却看得很重。在他们心里,这就是投资环境,这就是最能让投
资者怦然心动的魅力所在。
  坦率地说,东营的区域环境在全国乃至在山东省都不算最好的。但
是,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却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就,这里面起决定性
因素的是我们倾力创造出了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最主要的是营造出一
个好的软环境。在对此予以肯定的同时,必须指出,软环境建设只有
更好,没有最好,永无止境,今后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搞好长远的、
规范的投资环境建设,就是要彻底地改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做到
执法与服务并举,要与对外开放、国际惯例接轨,摒弃传统的以管为
主的执法方式;执法软环境的建设要与市场经济接轨,依法按程序办
事,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执法行为;要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投资环境建设
的深层次问题,打破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与
招商引资合拍相融。
    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关心软环境建设,是每一
个东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才能使东营产
生更强烈的吸引力,我们的招商引资才能跃入新的天地,东营才会实
现繁荣富强!这一天,就在我们的手中。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