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08.01
【期号】= 2474
【标题】= 发扬光荣传统  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版次】= 03
【版名】= 社会专刊
【作者】= 郑子华
【专栏】=
【正文】=
 

发扬光荣传统  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郑子华  (2001.08.01)

   发扬光荣传统  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市民政局长、市双拥办主任  郑子华
    东营是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光荣传统。我
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以争创双拥模范城(县)为总
目标,坚持油地军结合、工农兵共建的总体思路,抓基层、办实事、
解难题、上水平,扎扎实实地开展双拥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做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10月,我市首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
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广饶县、东营区再次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区。同年,我市5个区县同时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政部表
彰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区县。
    ——切实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浓厚的双拥共建氛围。多年来,市
委、市政府、东营军分区及胜利石油管理局领导,从讲政治、讲大局
的高度,始终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双拥工作,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大
问题;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现场办公,及时对双拥工作
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定期进行调度,保证了全市双拥工作的高
效运转。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把创建“双拥模范城(县)”
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各级都建
立了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正、副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
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任务,使全市双拥工作层层有人抓,处
处有人管。
    ——支持部队建设,积极为驻军排忧解难。近年来,市和油田把
为部队解难题、办实事作为拥军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投资5000多万
元,为部队战备训练、后勤保障和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
快了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了改善驻军官兵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我市动员市直、油田和各县区有关部门,投资160多万元,在驻军所
有基层连队中实施了“五个一”拥军工程和“三个一”科技拥军工程
,即为每个建制连队配备了一个蔬菜大棚、一个流动书橱、一台洗衣
机、一台电视机、一台电冰箱,一台微机、一百册科技图书和一台电
教设备。胜利石油管理局把拥军优属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
来共为驻军、驻警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营房20多万平方米,并长期
保证水、电、气的供应。据统计,几年来,我市先后为部队提供训练
用地230亩,划拨菜地400余亩,扶持发展军工、农副业项目30多项,
共同培训军地两用人才1200多名,有效地解决了驻地部队的实际困难。
    ——健全保障机制,依法维护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我市各
级党委、政府历来十分关心优抚对象特别是“三老”优抚对象的“三
难”问题,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拨出专款,用于解决优
抚对象的实际困难。经市政府批准,在全省第一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
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基本实现了抚恤补助标准与当地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目前,我市优抚对象享受的定补、抚恤、优待标
准均高于省里规定的标准,每年兑现率达到100%。全市已有1413名
农村退伍军人在村委会中担任职务,占村委会干部的25%。
    ——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共建油洲加绿洲。东营驻军、驻
警部队广大官兵在完成战备训练、工作任务的同时,视黄河三角洲开
发建设为己任,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树立了“人民军队为
人民”的良好形象。建市以来,我市驻军、驻警部队积极投身黄河三
角洲经济建设主战场,先后有3万多子弟兵参加重点工程建设,有力
地支持了市和油田的开发建设。在历次抢险救灾中,驻东营部队共出
动官兵1.5万人次,出动车船1300多台次,扑灭火灾1000余次,抢救
遇险群众800多人,减少经济损失1亿多元。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