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1.11.06
【期号】= 2554
【标题】= 小庭院里挣大钱——河口区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记事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胡友文
【专栏】=
【正文】=
 

小庭院里挣大钱——河口区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记事

胡友文  (2001.11.06)

   小庭院里挣大钱
    ——河口区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记事
    河口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服务、典型
示范引导和鼓励农村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种、养、加项目,一大批群众
依靠小小庭院走上了小康路,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张桂森:特色养殖富起来
    太平乡胜利村农民张桂森、梁德英夫妇依靠庭院特色养殖业发了
家,1998年以来,年均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张桂森一家从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庭院养貂业,从1997年开始
,张桂森又新上了狐狸养殖项目。去年,共出栏貂、狐狸各100余只
,为本村及其他村养殖户提供种貂、种狐狸200余只,收入16余万元
,依靠庭院特色养殖,张桂森已成为胜利村的首富户。随着我国即将
加入世贸组织,貂皮、狐狸皮价格日渐走挺,市场看好;同时,狐狸
肉备受南方人的喜爱,每只售价在300元以上,发展前景诱人。目前
,张桂森等十几户村民已与南方客户达成合作意向,今年即可为南方
市场提供肉狐狸。目前,胜利村40多个农户从事特色庭院养殖,年出
栏貂2000余只,狐狸1000余只,并辐射到本区其他乡镇及利津、沾化
等地的50多个村发展起了特色庭院养殖业。
            林元桂:立体种养发了家
    新户乡老鸦村党支部书记林元桂依靠科技发展庭院经济,每年收
入都在3万元以上。
    林元桂的庭院约有1.4亩地,他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发展立体种
殖,种植了冬枣、葡萄、梨、桃等七、八个果树新品种。今年春天,
林元桂繁育的冬枣苗收入1万多元,他庭院里的73棵已进入盛果期的
冬枣树收入2万多元,全年庭院收入近3万元。在林元桂的带领下,老
鸦村家家户户发展起了庭院经济,村民们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冬枣
、蔬菜、养鸡、鸭、兔等,仅此一项,全村1100多口人,人均增加纯
收入1000多元。
        姚占忠:养奶牛“牛”起来
    六合乡协胜村村民姚占忠瞅准了河口城区的牛奶市场。1994年购
进6头奶牛,在自己的庭院里办起了奶牛厂,每年的收入都在四、五
万元以上。靠养牛富了,现在,他家盖起了10间砖瓦房,彩电、冰箱
、影碟机等高档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可与城里人媲美。在姚占忠的带
领下,协胜村已有30多户养起了奶牛,全村奶牛存栏量已达90头,年
产牛奶55万公斤,完全可满足河口城区居民牛奶需求,仅此一项,全
村人均增收1600元。
    目前,河口区42%的农户都有庭院经济项目,畜牧养殖、林果种
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小手工业制造等庭院经济项目,已成为
该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今年,河口区在遭受春夏严重旱灾的情
况下,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50元,其中,庭院经济收入460元。
 (胡友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