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1.14
【期号】= 2611
【标题】= 一纸订单十年稳,黄河口冬枣三年达到十万亩,万户农民奔上致富路。“龙头”企业金瀚公司迎接入世重举——让“合同订单”成为“金订单”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杨荣寅 段东升
【专栏】=
【正文】=
 

一纸订单十年稳,黄河口冬枣三年达到十万亩,万户农民奔上致富路。“龙头”企业金瀚公司迎接入世重举——让“合同订单”成为“金订单”

杨荣寅 段东升  (2002.01.14)

   一纸订单十年稳,黄河口冬枣三年达到十万亩,万户农民奔上致
富路。“龙头”企业金瀚公司迎接入世重举——
    让“合同订单”成为“金订单”
    “家有银行存折”,几乎是农民家底厚实的一种标志。在我市的
农民家里,如今,手握一张金瀚公司的冬枣收购合同就如同存折一样
弥足珍贵,因为它孕育着全家十年的丰收希望。去年,全市三县两区
的枣农与龙头企业通过一纸“合同订单”,使分散的经营与国内、国
际大市场衔接了起来。从十月份开始到春节,冬枣源源不断地从黄河
口销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而在全国,同大多数农产品一样,瓜果的卖难困扰着果农。中国
果业流通协会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水果产量已达6230万吨,居世界
首位。今后几年水果总产量仍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瓜果的卖难
更是日趋严重。造成这种局面,其中有品质质量、科技含量等问题,
但归根结底是市场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走进了WTO的大门。调整与
入世不期而遇,当然地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在进行战略性调
整和实施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人们急
切地呼唤着农业龙头企业,以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这也正是东营人之所以钟情于金瀚林果股份有限公司的根本原因
。冬枣属枣中极品,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冬枣生长的最佳地域。作为黄
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在发展冬枣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冬枣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
新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
施。金瀚林果有限公司便是循市场呼唤之声、应果农殷盼之情、承政
府凝重之托而发展起来的林果龙头企业。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发展农
业、扶持农业,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它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
起了自己的冬枣生产基地、保鲜中心和林果科研所、销售网络等机构
,从而使当地农民的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需求实
现了有效对接,适应了农业迎接WTO挑战和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政府、农民、企业三方皆赢,关键是“龙头”金瀚号准了市场的
“脉”,稳住了农民的心。他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怕种了
卖不掉”的思想压力。近几年兴起的“订单农业”已成为一种备受关
注的农业经营新模式,然而,由于鲜活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商家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履约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能否兑现是订
单农业的生命线。金瀚公司也实行订单农业,它把订单由产品收购延
伸到基地培育,还有苗木补贴。去年春天,垦利县西宋乡按合同种植
了1000多亩的冬枣树苗,金瀚公司应付的20%的苗木款立即到了位。
目前,金瀚公司已与我市5个县区的6个乡镇签订了3年内建成10万亩
冬枣生产基地的合同,制定了长达10年的冬枣收购保护价格。在这10
年内,前5年金瀚公司按每公斤20元,后5年按每公斤14元的保护价收
购,并规定,当市场价高于合同价时以市场价为准。去年,河口区新
户乡的张老汉,一亩盛果期的冬枣树就从金瀚公司拿到了两万元现金
。张老汉心里有了底,广大果农犹如吃了颗“定心丸”。同时,金瀚
公司将保鲜库建在了农民的家门口。去年10月19日,一座贮存能力为
6000吨的冬枣保鲜库在河口开工建设,东营经济开发区内有着4000吨
保鲜能力的气调保鲜库也已交付使用1000吨。如此长效的农业订单,
如此周到的服务,被果农亲切地称为“金瀚金订单”。
    金瀚公司改变了在家门口搞竞争的小生产、小摊贩式的销售方法
,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公司已在全市形成了产供销一条
龙的冬枣产业化体系,在北京、广州建成了两个面向华北和华南市场
的营销网络,并正与英国积极协商冬枣果汁加工出口事宜。
    目前,联合国工发组织已将冬枣产业列为重点支持项目,推介到
欧美市场。金瀚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冬映红”商标,与市名
“东营”谐音,在已有的10多个冬枣品牌中脱颖而出。金瀚林果有限
公司成立的高水准的林果研究所同时为冬枣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完备的
科技保证。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支撑,将为东营枣农带来更多的订
单和更大的实惠。
    机遇往往来自挑战,金瀚林果有限公司面对入世做出的探索再一
次证明了这点,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本报记者 杨荣寅 段东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