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2.23
【期号】= 2642
【标题】= 去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版次】= 02
【版名】= 要闻
【作者】=
【专栏】=
【正文】=
 

去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2002.02.23)

   去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本报讯 刘国信市长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说,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在省委、
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
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团
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新成就,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1.5
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地方实现211.5亿元,增长15%。农业
获得丰收,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
显成效,产业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原油产量26
68万吨,天然气产量8.5亿立方米。地方工业实力增强,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5亿元,增长20.9%;实现利税23.1亿元,增长
15.8%。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取得较大成效,地方工业完成技改投资
26.8亿元,增长31.2%;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深入,引进转化科技成果
68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9.2%。投
资、消费不断扩大。预计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增长6.4
%,其中地方完成75亿元,增长1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
.6亿元,增长11%;旅游和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个体工商户达到3.7万户,私营企业达到4330
家,分别增长29.2%和22.4%;上缴税金2.4亿元,增长52.3%。财
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7.87亿元,增长20.67%。
各项存款余额324.4亿元,贷款余额166.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9.9
亿元和23.9亿元。
    改革开放特别是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
级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启动,农场改
革稳步推进,财税、投融资、住房等改革有序进行。对外贸易克服世
界经济低迷、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影响,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3.6亿美元,增长151.2%,其中出口1.8亿美元
,增长142.8%,跃居全省第11位。招商渠道不断拓宽,国外招商特
别是对韩招商取得较大进展,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招商工作水平有
了较大提高。据初步统计,全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540个,到位外来
固定资产投资54.7亿元,增长9.8%,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实际
利用外资7308万美元,增长44.3%。
    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心城建设总投入15.7亿元,新
增建筑面积125.9万平方米,绿地面积56.6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得到
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东西城对接工程开始实施,规划管理工
作不断加强,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和卫生城活动深入开展。小城镇发
展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土地“五统一”管理启动实
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利津黄河公路大桥及城乡道路等一
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启用。黄河防洪工程等防灾抗灾设施建设投
入加大,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油地军校结合迈出新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美好的家园
,已经成为油地军校的共同目标。合作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合作的成
效也越来越好。去年实施100万元以上的油地结合项目71个。油地军
校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结合及油田帮扶乡镇等工作也都取得了丰硕
成果。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
,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东营职业学院、高级技工
学校相继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圆满完成。土地管理、环境
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广播影视、文物档案、民
族宗教、气象、史志、勘界、老龄、残疾人、人民防空等工作都有了
新的发展。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绩。社区
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入,群众性精
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四五”普法全面展开,全社会法律意识
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政协
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民主监督机制不断
完善。严格依法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
严打”整治和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社
会和油区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优秀单位。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7元,增
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2981元,增长7.1%。投入2000万元,对农
村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改造,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乡镇财政
困难。就业、扶贫等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1.9%,低
于全省平均水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