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4.03
【期号】= 2676
【标题】= 花开花落数十春秋 默默守候数千英灵——记牛庄烈士祠管理员、二等乙级荣军黄澜台
【版次】= 06
【版名】= 黄河口晚刊  新闻立交  今日关注
【作者】= 杜大庆
【专栏】=
【正文】=
 

花开花落数十春秋 默默守候数千英灵——记牛庄烈士祠管理员、二等乙级荣军黄澜台

杜大庆  (2002.04.03)

   花开花落数十春秋 默默守候数千英灵
    ——记牛庄烈士祠管理员、二等乙级荣军黄澜台
      “和烈士们相比,活着就是幸福。”这是东营区牛庄烈士祠管
理员、1945年入党的二等乙级荣军黄澜台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1960年,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黄澜台自愿下放回家,拖着他那
条在泰安战役中被敌人用炮弹炸伤,一直不能伸直的左腿,来到牛庄
烈士祠里,默默地陪伴着安息在这里的3914名为国捐躯的战友们,整
整度过了42个春秋。黄澜台曾经说过:“烈士们死在残酷的战场上,
我要给他们整理出一个好环境,让那些为创建新中国而牺牲了的战友
们好好在这里安息。”42年来,他每天都是按照一种固定的程序,在
牛庄烈士祠这个方圆520平方米的四合院里工作着:整修房屋,打扫
院子和烈士祠里那32间房子的卫生,整理花草树木,用洁白纱布擦拭
堂屋里那11块一尘不染、泛着青光、刻着3914名先烈英名的花岗岩纪
念碑。为了给烈士祠要些修理费,他拖着那条残腿,冒着雨雪,跑区
里、跑市里,硬是要来了十几万元钱的维修费,把整个烈士祠装扮得
焕然一新。有一回,为了烈士祠院内一棵刚刚栽下几小时的芙蓉树免
遭风雨袭击,他竟然披着雨衣,用塑料布盖着小树苗,在暴风雨中站
了近两个小时,小树苗保住了,可黄澜台却因此躺在床上病了6天。
    作为一个因伤致残而退休的荣誉军人,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他自愿放弃优厚的待遇,来到这座兴建于1944年的牛庄烈士祠当了
一名“非农业户口”的临时工,陪伴着那些死去的战友们。42年来,
他从未向党和政府提过任何要求和条件。这些年来,他的全部家当是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口油漆斑驳的箱
子和一张木板床。床下是双洗得泛白、打着补丁的运动鞋和一双用旧
凉鞋改成的拖鞋。在老黄居住了42年的东厢房里,唯一能装些门面的
,是他用香烟盒纸贴成的长2米、宽1米的床围子。因此,有人说他傻
,白吃了42年“公家饭”、白残了一条腿。他回答得却很简单:“和
牺牲的那些战友们比比,我已经感到很知足啦!”
    42年来,几乎每个节日,老黄都是在烈士祠里度过的。大年初一
早晨,刚出锅的第一碗饺子,他总是先送到纪念碑前,默默地看着热
腾腾的蒸气袅袅上升。几乎每个清明节,他都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
特有的黄蓿菜,蒸上一大锅窝头,送给前来扫墓的孩子们,而且还总
是一面吃着窝头,一面千篇一律地讲着他那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起来的
故事:“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没有牺牲了的那些革命先烈,就没
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杜大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