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5.10
【期号】= 2704
【标题】= “世故”之风要不得
【版次】= 03
【版名】= 油田专刊
【作者】= 稚风
【专栏】= 黄河口漫话
【正文】=
 

“世故”之风要不得

稚风  (2002.05.10)

   “世故”之风要不得
    稚风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某某某真行,不管在哪里说话或者办
事,都不得罪人,可真够成熟的,像这样的人肯定有发展前途。其实
,这种做法可用一词语直接来概括,那就是“世故”。要深追究“世
故”的来历,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中庸之道”从老夫子的著名论段
中就已经出现,流传到今也不足为奇,到底这种待人接物的处事方法
是值得肯定还是否定,仔细分析并不难找出正确的答案。
    大家知道,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当“老
好人”的做法,实际上是高度不负责的行为“顽疾”,毛泽东他老人
家早就对此做出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为何这种做法还有很多人一直“
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还自诩为做人的“妙”招呢?个中的原
因并不是很难找出的。首先,这种人把“名”和“利”看得特别重。
因为,在需要其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既怕得罪这个,又怕得罪那个,
小算盘早就在其心中细打起来,认为谁也没有前后眼,说不定还得用
得着谁,为了让谁也说不出自己偏向哪一方来,干脆来个折中,就来
个谁也不得罪,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为自己以后升迁或者办事留
条路,存点资本。其次,这种人是“笑面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其实,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完全不一
致,为了不“锋芒毕露”,掩藏其“真心实意”,于是就强做欢颜,
表现出一副笑脸来,蒙蔽世人,好让世人放松对他的警惕,为以后实
现自己的某种目的打下埋伏。再次,此种人拿着“世故”当老实,因
为他知道,大家都承认“老实人”,厌恶心怀叵测之人,于是就用“
不得罪人”做挡箭牌,把自己的表面打扮成一副老实、可靠、心无杂
念的模样,来粉饰自己的“私心”。当然,有些人之所以“世故”还
有众多的原因,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既然,“世故”有如此之多的毛病,所以笔者呼吁“世故”之风
当止,别让这种没有原则的做法再流传下去,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我们
的道德水平,又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岂不是两全齐美、“不亦乐乎
”的事吗?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