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5.01
【期号】= 2700
【标题】= 在平凡中孕育超越——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景世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王海标 丁大雷 高勇 丁亚洲
【专栏】=
【正文】=
 

在平凡中孕育超越——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景世

王海标 丁大雷 高勇 丁亚洲  (2002.05.01)

  在平凡中孕育超越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景世
    一个初中没有毕业的人,自修完了十几门大学本科课程;
    一名普通的转业军人,成为机修行业高级工人技师;
    一个只需要会开车、修车的司机,研制开发出40多项新产品,其
中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3000余万元;
    一名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自学成
才“十大”标兵等荣誉称号。
    人们很难想象,其貌不扬的陈景世竟然积蓄、释放出这么大的能
量。是什么力量的支撑能让陈景世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是什
么原因使他拥有如此坚强的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或许,陈景世的身上折射出的正是一名石油工人最质朴的情感,
一种为祖国的石油事业默默奉献、百折不回的优秀品质,一种扎扎实
实、严谨细致的作风,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作为普通工人的陈景世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时,凭直觉他
认为自己能够解决,然而知识的贫乏让他头脑清醒起来:“没有知识
是不行的,我需要学习。”
    今年51岁的陈景世,出生在川东一个非常贫瘠、闭塞的小村里,
没有读完初中的他,在1969年走进军营,成了一名汽车兵。干什么事
都细致认真的陈景世,第二年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在部
队表现优异的他转业到了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从此,他在机械修理
厂一干就是28年。
    陈景世所在的胜采机械制修厂主要负责油田施工设备的维修、保
养,石油开采设备及配件的制造与加工任务,技术要求比较高。当看
到有些先进设备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时候,当看到一些工作中的
技术难题使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从部队转业来油田的陈景世着急了
。军人作风、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火热情怀和朴素本质时刻感染着他
,他也想为企业做点事情。凭多年工作的经验和直觉,陈景世认为有
些技术问题是自己应该能够解决的,但每当动手实践的时候,他困惑
了,头脑中模糊的意识,怎么也不能用清晰的语言和精确的图纸表达
出来。苦苦地思索后,他才找到了愿望与现实出现差距的具体原因,
是知识的匮乏让他无法把自己的愿望转化成现实。他说:“要想多做
工作,把工作做好、做精,为企业多做点贡献,没有知识是不行的,
我需要学习。”
    不能脱产学习,不能上电大、职大,不能耽误正常工作。留给陈
景世的唯一途径是自学。一个初中没有能毕业的工人,在学习的路上
能走多远?陈景世,你能行吗?
    陈景世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不打扑克,二是少看电视,三
是晚上12点之前不睡觉。很简单的“三章”,没有豪言壮语,陈景世
默默地上路了。
    正是石油大会战的时期,“多拉快跑”是司机陈景世的工作。天
天奔波在路途上,完整的时间很少,陈景世总是随身携带着书本,利
用等人等货的零散时间看看。到了晚上,陈景世决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他,一张平板床既是书桌,又是卧榻。困了,上床睡一会;醒了,铺
盖卷一卷又打开了书本和图纸。简陋的小屋,挡不住严寒,遮不住烈
日。夏天,蒸笼般的小屋,热得厉害,别人都纷纷出外纳凉,打扑克
,陈景世却在屋里光着脊梁,埋头苦读。汗水顺着胳膊胸脯往下流,
裤腰一湿一大截,书本都被打湿了一大片。偏偏患有风湿性头痛的陈
景世又不能开电扇。油田的蚊虫厉害,咬得受不住了,就躲进蚊帐里
继续学习。
    不休星期天,不过节假日,忘了妻子和儿女,忘了繁多家务。妻
子理解他,知道他在做正经事,默默地一人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然而
,陈景世毕竟还是生活在凡人之中,还免不了要做一些“凡人”的工
作。一次,妻子做好饭后有急事出去,让陈景世照看一会儿孩子,当
时的他正一边搞图纸,一边思索技术难题,思维在知识的空间穿梭,
他忘了在外屋玩耍的孩子,结果孩子不小心坐到了汤锅里。当从来支
持他学习的妻子回来后,第一次发火了:“整天光知道看书,书能当
饭吃……”看着孩子的小屁股起满了水泡,陈景世哭了,连忙抱着孩
子去医院。从那以后,孩子养成了趴着睡觉的习惯,至今不变。
    就这样,十几年间,陈景世先后自学了大学的《画法几何与机械
制图》、《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十几门课程,做了
几十万字的笔记。随着知识的积累,陈景世感到自己的头脑充实了,
而且所学的知识有了可喜的回报。他不仅闯关夺隘在采油厂和局级技
木比赛中折桂夺冠,而且还考取了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在国家级刊
物上还发表了《一种强制怠速节油装置》等5篇论文。在现实的检验
中,他体验到了知识的快乐。
    未毕业的初中生成了一名高级工人技师,但陈景世没有满足,“
学知识是为了用的,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为企
业和国家创造财富,体现知识的价值。”陈景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
么做的。
    掌握了丰富而又深厚的理论知识,陈景世开始在工作中寻找知识
的落脚点,时刻准备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机会来了。1989年10月,交通部明文规定:机动车打开近光灯时,
示宽灯必须亮起,而示宽灯亮时,近光灯必须熄灭。达到此项要求,
需要购买、安装灯光转换器。陈景世所在的单位拥有几十部车,购买
灯光转换器,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陈景世心动了,手痒了。他想把
这个课题作为检验自己实践水平的开始。白天照常出车,夜里动手研
究,陈景世没有告诉任何人。几番通宵达旦的研制后,一只新颖、美
观的灯光转换装置诞生了。经检验,操作简单,性能良好,而价格仅
为购买灯光转换器的十四分之一。看着单位所有车辆全部安装上自己
研制的替代品,陈景世笑了。
    根据自己多年的汽车驾驶和修理经验,陈景世发现,汽车在加减
速度、上下坡、转弯换档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松动油门,这时候发
动机无须耗油。能否让化油器这时候停止供油,以减少油耗和污染呢
?陈景世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反复查找资料、设计图纸、计算
数据,化油器、发动机、电磁线圈充塞大脑,陈景世痴迷癫狂地进入
忘我的状态。一次回家,竟用自家钥匙开别人家的门,直到人家开门
告诉他“这不是你的家”他才如梦方醒,说一声:“怪不得开不开门
呢。”
    1990年底,陈景世终于完成了由集成电路控制的“汽油汽车节油
装置”。实验证明,这套装置节油率达15%以上,被国家专利局授予
了专利。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4项发明成果又相继获得国家专利局
授予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
    初战告捷,陈景世并没有对自己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感到满足,他
渴望着新的挑战。他说:“我就想把这十几年学的东西,都利用上。
当初学知识不就是为了今天发挥它的作用吗。能把学的知识运用到实
际的工作中去,为企业和国家多做点事情,多创造点财富,才能体现
知识的价值,才符合我当初的意愿。”
    1995年1月,油田体制改革,陈景世所在的机械制修厂从胜利采
油厂分离出来,成了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单位号召技术人员献计献
策,为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陈景世主动请缨。看到厂里有一台
闲置13年的深孔镗钻床,陈景世经过论证认为可以改为专用铣床。没
有图纸,没有资料,没有参考设备及改造所需的零配件。陈景世查阅
了大量的书籍资料,边研究边解决问题,设计图完成了,零配件完成
了。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的他,让家里人担心,孩子总是见不到父
亲,便问妈妈“爸爸哪里去了?”当年5月1日,铣床一次实验成功,
经胜利油田技术监测中心检测,产品质量完全达到了技术要求,而且
还改变了普通铣床一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的传统方法,提高工效2.5
倍以上,当年就创产值一百多万元。
    1997年,陈景世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
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给了他巨大的动力。面对荣誉
,他也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决心以更好的创新成就来回
报党和社会。
    受当时大环境影响,机械加工行业很不景气,机修厂面临着更大
的危机。陈景世作为一名高级技师,深深感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主
动和经营办的同志跑市场、搞调研,寻找适合市场竞争的产品项目。
抽油泵大修中有一道很关键的工艺就是端面精磨,陈景世在与地方一
家石油机械厂讨论合作事项时,对方直截了当地说:“端面精磨你们
加工不了,必须送我们厂加工”。因为对方清楚地知道,这道工艺必
须要有一台震动磨床,而这种震动磨床很难找到专门的生产厂家。出
于技术保密原因,对方和其他厂家都不肯告诉震动磨床的内部结构及
工作原理。陈景世不信邪,决心自行设计制造。经过近半个月的攻关
,终于设计出了自己的震动磨床,不但研磨精度达到了技术要求,而
且具有操作方便、体积小、节能、研磨速度快等优点,经测试,研磨
工效比同类设备提高25%以上。就这样,陈景世他们先后开发了10个
项目,有8个项目投入生产,在扭亏的基础上当年盈利8万余元,同时
安置下岗分流人员23名。
    1998年,为了实验、设计“抽油井口随动对中光杆密封器”,陈
景世天天凌晨5点就赶到现场。下雨天,车开不进井场,他就扛着几
十斤重的工具、踩着泥泞的土路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每次回来总是
满身的泥水和油污。经过反复实验和设计,这项发明有效解决了井口
偏磨这一油田老大难问题。采油队的工人师傅说:“这东西可给我们
采油工人解决了大问题!”这项产品目前已经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实用
新型专利权。
    日日夜夜的操劳,使陈景世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由于长时间处
于高度亢奋状态,严重的失眠折磨得他骨瘦如柴,神经性头疼时时发
作,不能正常地坐下来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心
脏病也如影随形。大家都劝他,“年纪大了,就别拼命干了,身体要
紧。”陈景世听了总是一笑了之。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幸福和奉献捆
绑在一起,他的快乐是在工作中获得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不断壮
大中获得的。
    面对许多企业开出的高薪和优厚条件,陈景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说:“企业现在正面临市场严峻考验,我要只图自己挣大钱溜了
,我还算是共产党员吗?!”
    2000年,胜利采油厂胜兴集团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投资几百万
元从某高校购买了一套粉尘加工设备。使用不久就接二连三的出现故
障。怎么办?高校的专家反复诊断、修理,机器照样不能工作。专家
束手无策,厂家准备拆回去修理,这样不仅要拆掉工房大门,还要掀
掉房顶,不但工作量大,而且耗费大笔的费用,同时也影响生产。陈
景世坐不住了。在仔细研究设备图纸并检查安装过程后,依靠长期积
累摸索的听、看、摸等经验,陈景世组织人员检修,很快找到了症结
所在,机器恢复了正常运转。专家们连声称赞说:“没想到,没想到
,你这个土专家倒解决了大问题!”
    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产品。由陈景世设计制造
的整筒泵深孔磨床,能磨Φ45~Φ100毫米的内孔、最大加工长度9.8
米、磨削精度可达0.01毫米,投资仅需2万多元,为企业节约资金30
余万元,并且填补了胜利油田的空白。由陈景世设计制造的用于环境
净化处理的抓斗机,创造性地运用了齿条与液压相结合的传动方法控
制抓斗机的整体转动,不但增大了260°转动角度,还使抓斗机的臂
长达到7.5米以上,拓宽了机械的作业范围,增大了机械的作业能力
,在赢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
一席之地……
    陈景世的技术一天天有了名气,不管油田还是地方都知道胜利油
田有个工人发明家。很多厂家请陈景世加盟,面对6000多元的月薪和
优厚的福利待遇,他都婉言谢绝了。陈景世为国家、为企业创造了巨
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他还是每月的那1000多块钱的工资。陈景世不缺
钱吗?不是的,远在四川的老母亲需要他的赡养,读大学的儿子需要
他的抚育。就在前几天,他还在为筹措儿子的生活费用而犯愁,最后
借了一笔钱给孩子寄去。家境并不富裕的陈景世也需要钱来改善生活
,但他认准了一个理:自己的能力是在企业中锻炼出来的,自己的技
术是在企业中培育出来的,自己是企业的人,是党的人,只要油田还
需要他,油田就是他义无反顾的选择。
    2001年,根据中石化集团的文件精神和油田减员增效的形势,职
工可以与企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自谋出路。又有很多企业的老板和
经理来找陈景世,说什么都要把这个“活宝”挖走。其中有一家搞机
械设备生意的民营企业老总立马拍板:只要老陈去,不管干不干活,
一年5万元薪水保底,另外送一辆新桑塔纳轿车和通讯工具。陈景世
对这位老总说“企业现在正面临市场严峻考验,我只图自己挣大钱,
这时溜了,还算是共产党员吗?!”说得那位老总也不由得频频点头。
    面对接连而来的荣誉和已有的成绩,陈景世没有满足,他说:“
我这一生是有点辛苦,但发光发热也只有这么一回。不去拼,又怎么
对得起企业的培养,对得起大家信任和支持呢?”一如往日,陈景世
又悄无声息踏上新的学习路,新的高度正等待着他去超越。
    陈景世拒绝了一切优厚条件的聘请,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热爱的机
修厂。十几年辛勤的付出使他太熟悉这里了,每一个厂房,每一台机
械,都有他抚摸的痕迹,都浸透着他和同事们的心血。更让陈景世忘
不了的是机修厂的领导和工友们。他忘不了为了能让自己多腾出些时
间学习,现已退休的老领导曾多次给他调换工作岗位;忘不了为了改
善自己的工作条件,在生产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现任厂领导仍特
批数万元为自己配置微机、绘图软件;忘不了那些长年与自己并肩作
战,患难与共的老伙计和为促使项目早日投产而屡次推迟婚期的小徒
弟。
    出名后的陈景世依然和未出名前一样。同事们评价,他依然和过
去一样不爱说话,依然爱闷着头干活,稍有不同的应该说是他变得更
严谨、更细致、更认真了。在陈景世看来,他自己依旧是自己、依旧
平凡、依旧木讷,他只是想干点对社会、对企业有益的事,而且他也
只干了这么点事;荣誉是组织和企业对他的关怀和肯定,他清楚地知
道的斤两,自己的能力。他说:在荣誉面前飘起来的鸿毛,有分量的
东西总会沉在下面。
    近几年,他又义务加班近3000多个小时,和同事们共同研制开发
成功了油井助抽器、Φ56泵双固定凡尔、微型配电柜、抽油杆扶正器
等新型产品,这些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
力,为企业走出困境、再图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了让陈景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企业专门给他配置了一台
电脑。新的学习目标又来了,不懂英语、不会拼音的陈景世犯了难,
但他知道,要有新的突破,就要学习新的知识。为了尽快学会用微机
绘图、打字,陈景世要求自己的弟子孟向军每天教他10个常用英语单
词。一张五笔字根表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拿出来背。对电脑上经常出
现的英文提示,他专门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陈景世的学习、创新之路还在静悄悄地延续着。 (王海标 丁
大雷 高勇 丁亚洲)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