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6.06
【期号】= 2727
【标题】= 不负乡亲们的重望——记史口镇南二村村委会主任杜文庆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郑建祥 赵景明
【专栏】=
【正文】=
 

不负乡亲们的重望——记史口镇南二村村委会主任杜文庆

郑建祥 赵景明  (2002.06.06)

   不负乡亲们的重望
  ——记史口镇南二村村委会主任杜文庆
    “以乡亲们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是杜文庆一贯坚持的行动准
则。据了解,三年间,杜文庆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同时,还为
村集体垫支现金36700余元。被乡亲们称之为“舍小家、顾大家”的
模范标兵。
    1999年1月23日,东营区史口镇南二村村民杜文庆,在本村村民
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以得票最高的结果,当选为南二村村委会主任。杜
文庆没有退缩,更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而是以“公生明、廉生威
”的实践,实现了他自己的诺言。三年间,南二村由落后变成了先进。
    杜文庆上任后,接手的是村里欠村民的30多万元的欠款。面对现
实,杜文庆只要大家信任我,我一定想方设法还清村里欠下你们的债
。不过村里要采取“以帐抵债”的方式,那就是,村里从集体收入中
为你交纳提留款,等到“三提五统”时村里从欠你的债中扣除,并实
行逐年还清的办法。结果,杜文庆的“还债法”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
可。目前,全村30多万元的内债已基本抵清。
    宅基地得不到及时安排是南二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难点问题。村
民石国刚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仅有24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村民杜昌荣
的儿子早已到了结婚年龄,却因没有宅基地盖新房而不能结婚。为了
尽快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杜文庆借去冬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之
机与村两委及区镇指导组的同志们一道,加大工作力度。作出了“个
人申请,集体审批,先交押金,后盖房屋”的宅基地安排新规定。目
前,已有11户村民按照规定领到了宅基地。公生明,廉生威,两大难
题的解决,使本村一下子走上了正轨。
    作为百姓的公仆,三年多来,使他更加费神的还是群众的吃水难
,走路难和寻找致富路难的问题。先说吃水,过去南二村人靠得是四
处找水吃,全村人连个固定吃水的地方都没有。安装自来水需投资一
万多元,村里没钱咋办?杜文庆二话没说“自掏腰包”。经过供水部
门的大力支持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没出半月,自来水便流进了南二
村的各家各户。南二村有一条直通油麻路的中心街,过去由于土路地
势低洼,缺少下水通道,致使每到雨季,街道上泥水不离。连阴天时
,水深可达半米之多,最长存水时间可达三个月,严重阻碍交通,影
响了南二村经济的振兴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杜文庆深知“要想富
,先修路”的道理,由此,他上任后的第一年,便多方筹措资金,协
调有关单位运沙、送灰、拉货料,将150米长的中心街铺成了柏油路
,并修砌了下水通道,解决了全村人走路难的问题。如今,当乡亲们
走在街上,都会满意的称这条街为“致富街”。
    为了搞好产业结构调整,让乡亲们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
入,2000年秋,杜文庆从自己家中拿出1万多元资金,为群众购买了
蒜种,鼓励农民发展大蒜种植。如今,这个仅有238亩土地的村,大
蒜种植面积已占110亩。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近年来,在杜文庆的带领下,南二村无论
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村务、财务“两公开”制度的落实,无论是计划
生育工作,还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均名列全
镇前茅,成了全镇名符其实的先进单位。同时,杜文庆本人也被党组
织列为纳新对象,并多次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郑建祥 赵景明)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