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2002.07.01
【期号】= 2748
【标题】= 做诚实守信人  走文明富裕路
【版次】= 02
【版名】= 综合新闻
【作者】= 耿钦铭
【专栏】= 建设“信用东营”典型经验选登⑥
【正文】=
 

做诚实守信人  走文明富裕路

耿钦铭  (2002.07.01)

   做诚实守信人  走文明富裕路
    垦利县耿家村 耿钦铭
    我叫耿钦铭,是垦利县郝家镇耿家村的村民。作为一名文明信用
户代表,我能参加这次会议心里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借这个机会,
我想和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交流一下参与文明信用工程的体会和感受。
    1962年,我从广饶师范毕业回到村里,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等职务。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深深地认
识到这样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
本。
    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我知道贷款难一直是农民群众感到非常头
疼的事。我通过观察和总结,觉得农民贷款难的根子在于一个信用问
题,部分农户拖欠贷款和利息把农村信用社给拖怕了。这些年,我先
后多次到信用社贷款,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每一次贷款都很顺
利。为什么?就是因为我恪守诚信,言而有信,能够自觉及时地归还
每一笔贷款和利息。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向信用社贷款的情景。
1992年春天,我母亲生病住院急需3000元钱,当时家里经济条件较差
,亲朋好友也都不富裕,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我来到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的同志经过周密考察,第二天就决定
给我款贷,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可以说,这次贷款是我平时自身的
信用起了关键作用,我平生第一次掂出了信用这两个字的价值和份量

    这些年来,由于我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为人处世原则,靠信用和
信用社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正是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搞
起了致富项目,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逐步走上了富裕路。我作
为一名在村里负责多年的老党员,深深地感到:诚信不仅关系到一个
人的发展,更直接影响着一个村子、一个集体的兴衰成败!我们始终
注重加强对村民的文明诚信教育,我们耿家村逐步形成了讲文明守信
用的“小气候”。全村90%以上的户达到“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先
后获得“全市十佳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去年我退
休后,村里新的班子继续加大对群众的诚信教育力度,使我村讲文明
、讲诚信的风气更加浓厚了。
    多年来,我们以讲信用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
。两年前,镇里决定建设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并初步把主体部分确
定在耿家村。当时建10栋大棚需要投资60万元,群众自筹40万元,仍
有20万元的资金缺口,农信社知道后,冒着大雨上门为我村群众办理
了20万元的贷款手续。有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我村科技示范园
建设进展顺利,从筹建到全面投入使用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目前
,科技园10栋高档大棚经济效益良好,每栋大棚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
上。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累计向我村发放各类贷款达600多万元,为
耿家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为全县经济强
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我们村没有发生一笔逾期贷款,成了当地信用社最可信
赖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全市农村实施文明信用工程以来,村风村貌有
了明显改观,形成了一种人人讲团结、户户求上进的良好风气,村小
学每周都安排一节文明诚信教育课,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文
明诚信的种子。现在,全村90%的户被评为“文明信用户”,我们村
率先跨入了全市第一批“文明信用村”行列。
    有了“文明信用村”这块金字招牌,与我们合作谈生意做买卖的
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我们村的人气越来越旺,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群众安居乐业。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取得了在全镇农业经
济指标综合考核中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绩。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